虽然只有寥寥几封,但将手札中未描述清楚的前因后果都写明白了,全都串连了起来。
这位贺玲是萧母多年的挚友,原名确实叫贺玲,后来她考上了公安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警察,在她三十岁那年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打入一个犯罪集团内部当卧底,从那以后两人就彻底失去了联系,再次取得联系已经是十年后了,贺玲以断云远的笔名给萧母写了封信。
写那封信的时候贺玲已经配合警方完成了收网,圆满完成了任务,但因为还没有完全安全,所以暂时不能暴露身份,只能用这种曲折的方式和萧母联系。
信中只是略微提到了她的任务,然后她告诉萧母她想要等一切平定后,收养一个小女孩,是她在卧底过程中遇到的,在犯罪集团中的那段经历对她们来说都是极其痛苦的,她希望自己和那个小女孩都能够迎来自己的新生。
应该是萧母给回了信,下一封贺玲写给萧母的信中她明显很高兴,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以后的新生活,这样的信两人来回了两封,在一封信的结尾,贺玲告诉萧母她要去办理收养手续了,她们应该也马上就能见面了。
萧鹤看着手里还剩下的最后一封信和日期,眉头微皱,这是萧母手札上的日期了。
拿出最后一封信,上面还带着干涸的褐色血迹,写信的人因为极度的痛苦写出来的字并不规整,但还是将她最后想说的话都写了下来。
就在她去办理领养的时候,被那个犯罪集团的漏网之鱼发现,遭遇了袭击,那人虽然被当场击毙,但她也因伤势太重已经无法抢救,倒在了黎明之前。
最后给萧母写的这封信,是希望她能代为收养那个女孩,以萧家和解家的势力,一定能保护好那个女孩,让她平安无虞地长大。
下面就是关于那个女孩的详细信息,也是从这里萧鹤知道了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犯罪集团。
在这个社会中,因为ABO的分化差异太大,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强大的Alpha或者聪敏的Omega,但能自然分化出的比例又太稀少,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为了满足一些有钱有势的人想要自己孩子分化为A或O的愿望,就衍生出了一种涉及基因改造的犯罪集团。
为了研究出干涉分化结果的药剂,他们不惜用人体实验,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利用幼童测试对药剂的承受程度,利用十五六岁临近分化的孩子测试药剂的改造效果,那个小女孩就是其中之一,她幸运地在多次实验中活了下来,坚强得让贺玲动容。
从三岁到八岁,那个小女孩在贺玲卧底的日子里陪了她五年,本来两个人马上就要一起脱离泥沼,可偏偏造化弄人。
贺玲知道那个小女孩在接受心理治疗,她希望萧母在收养那个孩子后,把她当成一个普通人养大,以前和痛苦有关的一切都不要再提及了,包括她。
就是在收到这封信后,萧母得知了好友的牺牲,悲痛欲绝过后还是按照她的遗愿去收养了那个孩子,后来的收养细节在萧母的手札中有记载,一个八岁瘦小的女孩,沉默寡言。
刚好那时候的萧鹤也已经彻底确认不会再分化,极度虚弱的身体也注定了她以后都不会有自己的孩子,萧母就给那个女孩起了新名字,叫萧林簇,放在萧鹤的名下,当作萧鹤的养女。
不过这件事情在当时原主是不愿意的,也迟迟没有把萧林簇的户口放到自己名下,只是一直由萧母抚养,一直到前些年萧母离开后,萧林簇才被接到了原主身边。
说起来这件事也是有些遗憾,当初萧母为了遵守对好友的承诺,将萧林簇的身世严防死守,谁都没有告诉,而原主也不知道这些,不能理解母亲非要收养一个孩子的做法,因此母女俩关系闹得很僵,直到萧母去世后将手札留下,本想原主看了后能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