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 / 2)

陈氏一日两日,耐着性子喝了,七八日喝下来,被婆母日日问着,只觉满肚子委屈,这日同欢郎一言不合,又发作了一场,欢郎烦心上来,自往书房里睡了。

次日许夫人便叫儿媳到跟前,说女妇人家,还以柔和贞静为要,万事勿要太过好强,陈氏见婆母轻声细语,只唯唯应了,饭后又捏着鼻子把药汤喝了。

不说陈氏烦恼,只说到了灯节那日,张氏一早便与马婆子料理了鸡鸭鱼肉,菜蔬鲜果,又往街上买了蒸酥点心,晚上吃了饭,便扯小娥往南后街观灯。

走到街上,游人如炽,挨肩叠背,妇女俱是华妆丽服,不必说了,母女俩便沿街往人家檐下看去,走了一阵,见前后花灯乱转,争奇斗丽,只左顾右盼,时一停顾。

两个停停走走,直看到月上中天,方在食铺里喝了两碗甜浆,慢慢走回来。

却说南方天气,春日里冷一时暖一时,最难将息。

这日易仲午后出去,走急了些,出了身薄汗,就往树荫里解了衣裳,吹了程风,晚上几个喷嚏打出来,第二日就有些头重脚轻,交张氏说了半日,讨了药来吃。

不想这风寒起起伏伏,总不得好,小娥见铺中没人料理,张氏又忙前转后,便与马婆子轮番往铺里坐了,不到两日,早被一班浮浪子弟睃在眼中。

那伙人平日里放鹰走马,争闲斗气,常在三瓦两舍走动,内中有个林大郎,交新年刚满十八,家中小有资财,不爱读书,只好拳脚,却是这起人的头儿,见了小娥,便如丢了魂般,早也走一遭,晚也走一遭,逐日只在铺前摇摆。

这日也不管天气寒暖,着了身薄绢衣裳,把扇儿摇了,走到铺里,一会买蜡烛,一会买珠子,来来去去,眼睛只不离小娥身上。

小娥哪里理会,接了钱,就把物事撇在台上,眼也不抬,林大郎几番撩弄,不得机会,也不懊恼,午后又弄了把弦子,隔了街,就在对面弹弄起来。

恰遇着欢郎过来,听了一回,也不言语,只看了青童笑将起来。

青童就牵了马过去,走到几个跟前,打了个忽哨,马儿就把蹄子一撩,踏在一洼污水上,正溅在几个身上,林大郎半身都湿了,弦子也走了调。

恼起来睁了眼就要发作,被知机的附在耳边说了两句,发作不得,强咽了口气,恨恨而去。

欢郎就叫过马婆子来吩咐了,说若有见天弹棉花的,不须烦恼,径来告知便是,马婆子连声应了。

小娥听得好笑,把他一看,只低了头写账,欢郎见她唇角微弯,梨涡隐现,呆了时方说要买扇儿。

见小娥不理会,免不得又说两遍,交小娥皱了眉头,说这般天气里,买甚么扇儿,只拿了包红糖往柜上一撇,欢郎就拿着去了。

下午小娥写了账,见铺中杂乱,同马婆子把物件归置了,忙到傍晚,堪堪理了一半,张氏来叫,少不得合了铺板,进去把饭吃了。

次日早上,易仲仍咳嗽不止,交张氏数说了一通,自往厨下熬药。

方把炉子点着,有人拍门板,马婆子开了门,见两人一言不发往里走,不免大声喝斥。张氏闻声出来,却是二哥张贵同二嫂黄氏,连同侄儿张谨,三个都是随身旧衣,拿着包袱,猛吃了一惊,一问方知端的。

原来张贵诸般吝惜,却有个好赌的毛病,听了骰子响,再移不开脚的,一来二去,把几间店面都折了进去,年前连房儿也抵了。

不得已,投在大哥处,又袖了大嫂的银簪儿赌钱吃酒,交大嫂嚷出来,三口儿安身不牢,打听了妹妹妹夫居住,一早来投。

张氏想起从前,好生不愿,只说家中无多住屋,实容不下许多人口。

张贵折着腿就跪下去,扯着嗓子只叫妹妹可怜,好歹收留几日,免得饿死街头,黄氏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