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后朱润俱不得过来,湘琴又寻机与刘海石见了一面。
刘海石一见便说有朋友与官署的主簿相熟,若得此人周旋时,越多了几分把握,又说几日间便有消息,湘琴听罢,欢喜之情自不必说了。
刘海石去后,湘琴便叫过惠娘来,列了张单子与她,交她采买齐全。
惠娘方走到城门口,就见许多人挤在墙根处,把石子扔向城头,喃喃咒骂。
挤前看时却是许多倭子的人头,方吐口咂舌,要出来,猛见就中一个脸儿,顿把眼儿揉了又揉,果见那人额角一个胎痣,当下大叫一声,挺在当地。
众人团团围拢,就有人把手掐她人中,惠娘须臾醒转,脑中转得几转,也不敢答众人问话,只强抑悲痛,挣起身来,一路走将回去。
归到房中方放声大哭,悲号了一夜。第二日却起个绝早,往市集将湘琴所嘱之物尽数买了,方到县衙后,请人写了状纸,走到衙前,叫起屈来。
衙役接了状子,把眼看时,正见其中几行言语,猛把手一抖,倒像接了个烫手山芋。
登时把脸一变,将惠娘赶将出来。惠娘想着头颅,心中发绞,连往衙中去了几趟,只交人呲牙咧嘴地嘻弄,哪有人搭理?
惠娘无法,含了两泡眼泪回来,正没情没绪,就见朱润过来,向湘琴说起桩事体来,脑中一闪,不觉已有了计议。
原来张县丞任命下来,恰在端午那日,众人俱说择日不如撞日,合该在当日与民同乐。
朱润想到这场热闹,走来问湘琴,湘琴想着脱身在即,也不违他,随口答应下来。
到得那日,半夜便有人在衙前搭起个彩棚来,中间两边俱摆了桌儿椅儿,对着个台儿,早上便有些瞧热闹的挤挤挨挨,交众差役圈在一边。
湘琴到午时方过来,自随朱润到边上的楼里,往隔间里坐了。眼见楼下人头攒动,又一时方见张知县出来,向正中的椅儿上坐了。
惠娘在湘琴身后,只把眼盯了高台,一会乘湘琴不见,悄悄往楼下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yayawell2011同学的地雷~!
昨天发了公告一直不敢上来看,今天却看到大家这么多鼓励,包子好感动
什么都不说了,努力码文~!第一更送到~一会会有第二更
无路
-
-
-
这里张知县方往台上一坐,就见四下里敛声静气,几百双眼睛一起盯将过来,心下得意,把胡须一捻,只道此次军民同心,退敌有功,朝中嘉奖不日下来,趁了端午,更该与民同乐。
话音方落,就有人扬声道大人临危不惧,救黎民于水火,得父母如此,实乃地方百姓之福。张知县连连摇头,如何肯应?推委几番,又说了小半个时辰,方往台下去了。
众人方拥他往台前坐了,就有人抬了桌儿,在台上一张张叠将起来,须臾连楼上诸人亦要仰头观看。
湘琴见桌儿竟有十七八张之多,方自咂舌,就有小童从底层一路翻将上去,到绝顶跳起舞来。
众人但见那小小身影转侧有余,筋斗连翻,正眼花缭乱,小童又打了个忽哨,将身一仰,如乳燕投林,径直跃入台下的绳兜里,众人恍过神时,绳兜兀自颤动不绝,一时掌声雷动。
湘琴手儿还拍不到两下,就见一人走进阁中,把眼看时,却是林玉甫。
方吃了一惊,朱润已迎上前去,两个相挽而坐,杯来盏去,且是亲热。湘琴心中惑突,老大一个疙瘩难解,只把眼瞧了林玉甫。
林玉甫如何不知,等朱润起身吩咐小厮时,便向她点一点头,悄声笑道:“娘子见笑,无非彼一时,此一时罢了。”
湘琴会意,倒觉自家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