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两人在边疆做军户也学了些拳脚功夫,也上过战场杀过敌。徐家兄弟自己有能力。路玄宁也愿意提拔两人。两人在这次平叛中奋勇杀敌,都获得了六品官职。有了官身能给妹妹/姐姐更好的生活。他们想将梅姨娘赎身出去,恢复徐家女儿的身份。
梅姨娘接到信心里既高兴又犹豫。高兴徐家平反,两位兄弟有了官身,以后日子好过。犹豫的是她是否要离开李家。一想到自己离开留下李夏这点梅姨娘就受不了。
虽然平时梅姨娘说着嫌弃李夏的话,但李夏是自个的亲闺女啊。怎么能放她一人在李府呢。可要带走李夏也不可能。
李夏看完信就明白梅姨娘纠结的是自己“姨娘,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你不用考虑我,有母亲在我不会有事的”。
“当娘的哪有舍得孩子的”梅姨娘伸手摸着李夏的头,满心的不舍。但梅姨娘的话也表明她是想回徐家的。
“我,你有啥不放心的。我在哪里都能过得好”李夏劝解着梅姨娘,这个苦了半辈子的女人,她希望她能过得好,能够活得更有尊严。
在李府,李夏并不觉得有人会欺负自己。卢氏看到她的能力,李辉、李歆对她也很好。至于李姗和王姨娘,李夏从来没有放在心上。安姨娘只关心两个儿子,对她这个庶女也不在意的。这样一想李夏觉得自己在李府真真是轻松的。
听着李夏的分析,梅姨娘心里是既心酸又难受。心酸自己没本事,又难受李夏的懂事。暗怪自己没本事的,让李夏早熟懂事。
“姨娘,这事有和母亲说吗?”梅姨娘想要离开,还需要卢氏和李铭同意给了放妾书,才可以。
“没有,我没有和夫人说。”梅姨娘摇头,她拿到书信第一时间想得就是李夏怎么办。
“姨娘和母亲说说吧。放妾书是需要爹同意的”而李铭目前在柳州,且李铭是个要面子的人是否愿意给放妾书也是不一定的。不过李夏相信卢氏会说服李铭的。
“我再考虑考虑”梅姨娘说了一句,就回屋考虑去了。
李辉中了二甲第二名的好成绩。卢氏高兴,下人抬出一筐铜板,来人道贺都给一把铜钱。下人们也都得了双倍赏钱。
李辉较晚才回来,给卢氏请安后回屋休息。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崩了一天的李辉终于能放松让自己沉浸在喜悦之中。
第二天卢氏和李辉商议办酒席的事情。新买的宅子已经加急让人装修。卢氏意思待搬过去就办宴席庆贺。
“娘,我不想现在办。爹还在柳州辛苦,不知何时能到京城一家团聚。我想等爹到京城,到时咱家人团圆了再办。”李辉的话让卢氏很欣慰。
“那就不大办。过两天咱们搬到清月街的新宅子住。到时请你外婆舅舅他们来新宅子暖暖房。你有好的同窗也可以邀请来一起,小聚暖暖新屋”。
“好,一切都听娘的”李辉没有再拒绝。搬新家亲朋好友来暖屋是习俗。这么长时间来一直笼罩在阴云中李家,如今总算散了。
梅姨娘和李夏一起收拾东西。不收拾不知道,一收拾才发现又添加了很多。当初到京城两人算上丫环也不过四个箱子。如今竟是八个大箱子都没有装下。这里面有三箱子装的都是李夏的雕刻成品。
李辉用“新风”为名售卖李夏的微雕。大件的因为家里地方不大,李夏没有做。她就微雕小件,这更考验功力。
李夏得微雕很受欢迎。李辉控制每月出售的量,做到奇货可居。
东西都收拾好秋蝉一手一个抱着箱子去门口装车。秋蝉的力气在这时候体现出更好了。几个女仆比不上一个秋蝉。
新宅子在清月街,五进院子,这里居住的大多是官阶不高的官员们们。离主城区有点距离,但胜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