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俩是不错。以后都是你的助力。”卢氏点点头。从柳州出发来京城路上,李觥和李珖总有一个会陪在卢氏身边。卢氏虽是主母,但有些时候她并不方便见外人。两人会主动与管事一起对外交谈,虽然处理的磕磕绊绊,但都努力担当起来。

“你爹吃亏就吃亏在身边没有一个兄弟能帮他。还尽是些拖后腿的”话锋一转卢氏对李家老家那些人语气中带着不满。这次这么大的事情,那些人来过一封信也只是问过年为什么没有送年礼回去。

“待大爷爷去了,以后就不用送年礼回去了”李辉对李家的老家人也很不喜欢。

李铭的母亲早年因为不生育,李家祖母想让李父休妻另娶。李父与李母感情很好,不同意,一心与李母过日子。

李家祖母见李父如此忤逆自己,直接将夫妻二人撵出了家门。夫妻二人带了两件衣服出来讨生活。

辛苦打拼创下一番事业。原本不抱希望的两人,在40岁时怀孕生了李铭。夫妻俩担心自己年纪大以后走了,李铭孤身一人没有兄弟亲族照看,带着李铭回趟老家。

李铭完美继承了父母的相貌,家里人没有怀疑不是亲生的。不过却打起了他们的家产主意。李家祖父母以他们夫妻多年未赡养为由,要了不少银子过去。

李铭父母虽心有不喜,但为了儿子一直忍着。直到李铭9岁那年,李父去世。李家来抢家产。两厢矛盾闹大进入公堂。

第113章 柳州守住了

幸而县令怜惜李家母子替他们保住了家业。李铭也体会到了读书的重要,从此发奋读书走上科举。

在李铭读书期间,李家人还来闹过几次。好在李母强悍,家仆忠厚赶走了那些人。过了几年平静日子,让李铭能够安心考上秀才。

李家人这才怕了几次上门与李铭求好。李铭不愿意与老家人修好。但李母为儿子以后的仕途名声着想。忍下厌恶重新与李家人和好。每年派人送礼回老家,让他们管住嘴。

后来李母去世。李铭也就每年过年时送些年礼回去。人是没有再回去过。

“辉儿,你的学业也不可放轻松。”李觥、李珖学业要重视,但李辉的更要重视。

“娘,我定不会让您失望的”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让李辉清楚的明白权力的重要。想到李夏这段时间出了很多力,李辉提议“娘,这次买铺子打理生意,让歆儿和夏夏都去试试”。

卢氏正有此意,借此机会好好教导教导李歆和李夏。想到府内还有一位李珊。卢氏也不是小气之人,决定将她也带上一并教导。

李珊、李夏、李歆接到卢氏传话,要教她们怎么管理铺子。三人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

李歆是乐意去学去尝试,当做人生的一种经历。以后嫁人了也是要打理的自己的产业。

李珊是最感兴趣的,做为庶女她每月的银子是固定的。王姨娘的银子除了贴补娘家,就是花在李耀身上。在她身上花得少。李珊的银钱一直是不宽裕的。铺子没到手,她就已经在想着怎么从中捞银子补贴自己。

李夏对这个没有多少兴趣,想赚银子直接去山里挖点东西回来就能卖钱。她的雕刻手艺已经被李辉给打出名声。每月刻上一两件,也能轻松得到上百两银子。李夏对开店这种劳心劳力的事一点都不想做。

卢氏拿出三间铺子交给三人。让她们自己想做什么生意,并言明店铺收益的三成都是她们的。余下的则为店铺内的支出以及交入公中。

李珊非常满意,想着一个月若能赚1000两银子,她就可以拿到三百两了。想到这里忍不住笑出声,让屋内几人的目光扫向她。

“三丫头有什么意见?”卢氏清冷的目光扫来,李珊一个激灵。被卢氏狠罚后,李珊心里对卢氏有些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