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还独立做了一个走马灯。灯内点上蜡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可以看到他们一路从柳州到京城的画面。

“夏夏,你真厉害”李歆惊叹的看着图像。

“是姐你的画功厉害。”若不是李歆画得好,怎么可能有现在这效果。李夏雕刻不错,但画画上就不太行。

“你要学吗?我教你”李歆真心希望李夏能在琴棋书画方面都会。

“不要”李夏想不想拒绝,她更喜欢啥事不干躺着晒太阳。学习太累,一点都没有兴趣。一旁的梅姨娘听着李夏理直气壮的拒绝,手有些痒。大姑娘亲自教,这可是他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偏偏自己生的就是不愿意。

李夏的答案,李歆一点都不意外“你什么时候想学了,再来找我学。随时都可以教你”。

李歆的好意,李夏觉得注定要落空了。她是不可能去学的。

到了正月十五,梅姨娘早早安排人把灯笼在院内挂起,猜出灯谜可得到相应的彩头。彩头是李夏提出的给银子,这样最实惠。

李歆觉得很不错,同意了。李辉自然没有意见,出了所有的彩头。彩头也没有瞒着,50两银子。这可把府内所有人地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秋蝉特别想要银子,拉了秋葵一起去猜灯谜。信心满满的对李夏说“姑娘,我一定会赢得彩头”。

“怎么突然想要赢?”李夏好奇一向除了对吃,其他很都佛性的秋蝉。这回怎么变得这么的积极主动。

“姑娘,秋蝉是想要那50两银子”秋玲对秋蝉的目的看得很清楚。

说银子李夏心思一转就明白怎么回事了。这丫头一直对自己吃地多耿耿于怀。看着秋蝉握紧秋葵手的志在必得模样忍不住笑出声“真是可爱的丫头”。

站在一旁的秋水和秋玲,听到李夏的笑,同时抽了抽嘴角。话说秋蝉那么大个,怎么看看也跟可爱不沾边。

院内下人集聚,李辉站在台阶上简单说了规则。只要猜出灯谜的就有奖励。

说完规则宣布灯会开始。下人们急着去猜灯谜赚彩头。李歆、李夏、李辉、梅姨娘不缺那点银子,也没必要跟下人争。四人分开边走边看灯。

秋蝉拉着秋葵一马当先走了,秋水也去猜灯谜,除了秋玲紧紧跟在李夏身边。

“你也去猜灯谜,不用跟着我。在家里不会有事的”。

“姑娘,我识字不多。”秋玲现在手里可使用的银子有数百两,对这50两银子并没有那么在意。

李夏之前有让秋玲跟着秋葵识字。但显然秋玲没有认真去做。李夏交代的其他事,秋玲完成的都不错。唯独识字这事,秋玲明显抗拒。

秋玲不愿意说原由,李夏也不多问。等哪天秋玲愿意说了,李夏再听也不迟。

李夏的走马灯前围的人最多,风吹动灯快速转动,灯笼上的图像如活的般动起来。李歆也在这里,虽然已经看过,但还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