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红忍了忍,还是没忍住问道:“小周,你说像我这种没有首都户口的可以买房子吗?”
周杭生说:“明面上是不行的,但现在口子放开了,私下里和买家商量好,到时候以亲戚的身份过去办理手续,不会有人专门去查这些。”
“那这么说我也可以买了?”祝明南更快开口。
她也盘算过了,家里的人以后大多都最终会来首都发展,要是她也提前在这边买好房子,将来想过来了,随时也方便,也不用靠着祝成蹊他们接济。
还不等周杭生说话,祝成蹊扭头看她,“你身上居然还留了能在首都买房的钱啊?”
祝明南轻“哼”了一声。
祝成蹊没忍住“啧啧”两声,“看来是还有不少,要不然你再借我点,我打算多买两套。”
“首都一套四合院好几万,你还打算多买两套,你买一套不就够了,买那么多干嘛?”祝明南瞪眼,“更何况我哪来那么多钱借你,我自己买一套也有点吃紧呢。”
“那算了,那等我之后再赚到钱了再买。”祝成蹊好遗憾,尤其遗憾自己明明还有十万,但是却不能正大光明拿出来花掉。
不过好在今年潘家园就会出现,到时候她多跑去滚几圈,把手上这比钱转到明面上来,之后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花掉了。
祝成蹊心里盘算着,祝明南又问了一遍,“你买那么多房子干嘛?”
“投资啊。”祝成蹊道:“都改开了,未来肉眼可见的就是农村人往城里跑,城里人则向往更现代化的首都、上海、广州、特区这种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所以越是发达地区的房子,将来就会越贵,我趁现在多买点,不管是以后再卖出去或者租出去,都是一笔不小的营收,总比把钱放银行里划算的多。”
“这样吗?”祝明南若有所思。
祝明萍想了下问道:“你觉得特区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
“那是肯定的啊。”祝成蹊想也不想道:“毕竟是要先行于其他地方的区域,国家未来的资源肯定会大幅度往那边倾斜,说不定再过个二三十年,眼下的小渔村就能和首都、上海这些城市齐名了。”
“你详细说说看。”祝明萍又道。
“啊?”祝成蹊没明白什么意思。
“详细说说你觉得特区未来会怎么发展,甚至能和首都、上海齐名。”
“那不就是经济开放,外来资本看中咱们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在特区投资建厂,自然而然就会吸引到大批量的农村人员进城打工,人一多,消费自然而然就起来了,然后就会带动其他相关行业以及产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又会创造出更多的岗位,而岗位又需要人来填补,这样下来,自然会比其他城市发展的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