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都是祝成蹊之前在学校里反复琢磨过的,也找了相关的研究人员问了关于用柞树果实如何做饲料以及如何用玉米棒子养殖木耳和蘑菇的技术,便一边说,一边把资料拿了出来,递给周立新他们。

周立新他们赶紧凑在一起反复观看祝成蹊带过来的那几张纸,一时间感动的无以复加。

因为他们真的没想到祝成蹊不仅给出了分田的具体分析,还帮村里想了这么多主意和办法。

别看这只是几张薄薄的纸,可对村里来说简直千斤重。

“喜宝,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周立新又扒拉上了祝成蹊的胳膊。

其他人也把她围的很紧,她干脆懒得挣扎,而是无奈道:“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也没有被实践过,有没有用还不一定呢。而且上面的政令到现在都还没正式下来,所以你们还是趁现在和村里的人再讨论讨论,看能不能集思广益,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周立新他们连忙摇头。

“想啥啊,我们之前翻过来想过去都没你说的这个听着靠谱,我们都听你的。”

甚至周立新还提议说:“既然两个厂子将来要改组认股,那我提议给喜宝留一部分股份出来,毕竟没有她,咱们村这两个厂子就办不起来,咱们不能光顾着自己,忘记了她。”

其他的干部纷纷点头,“这个可以有。”

可祝成蹊却拒绝了,“这个真不用了,我和美宝还有周杭生他们一起在首都开了家电器店,现在生意不错,我不缺钱。”

“这不是钱不钱的事儿,我们都知道你不缺钱,但是……”

“我明白你们的意思,”祝成蹊打断他们:“但是真不用,一来我的户口关系也不在咱们村了,二来国风协会已经正式成立,我作为主席,身上不能有任何一家企业的私产,万一被人误会我就算了,要是误会村里的产业,进而再影响到整个协会稳定,那我没办法向上面领导交差。”

“所以你们别为难我了,要是真想感谢我,以后就继续给我寄点村里的特产、干货啥的,我反而更高兴。”祝成蹊看着他们说:“因为咱们的关系越纯粹,将来也才能越长久。”

周立新他们好遗憾,但见祝成蹊态度坚定并且都说到这份上了,只能点头应了下来。

之后的日子,祝成蹊除了去张映雪家和胖婶儿家喝喜酒外,就只去了趟不远处的科特奇尔村,然后就一直陪着周立新他们这些干部说村子里的事儿,尽可能把一些问题完善好。

而程玉颜的时间也都消耗在了卫生室。

甚至因为她来村里义诊的事儿传出去了,周边一些村子的人也都跑过来凑热闹看病,所以导致她比祝成蹊还要忙,唯一休息的就是过年那天。

她们还要回一趟宁市,所以初三一过,便带着周立新他们准备的大包小包踏上了回去的火车。

到首都后,两人打算先把行李放在首都,然后再坐车回宁市,但没想到他们到家的时候发现方淑红竟然已经从宁市回来了。

不仅如此,家里的其他人也都在。

“你们怎么都来首都了?”

祝明萍开口道:“妈这次回去后就直接办了退休,说要留在首都做生意,我们不放心,趁着还没正式上班前过来看看你们这生意到底怎么样,竟然让妈连工作都不要了。”

“我本来就快退休了,早两年晚两年也没什么区别。”方淑红却说:“早退休早拿退休工资,还能当个个体户,多赚一份钱,比一直死守着一份没什么前途的工作强多了。”

祝明萍:“……”

早几年,或者早半年前的方淑红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但谁曾想短短半年就改变了她以往几十年形成的观念。

不过想到他们如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