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没他俩好。

不过她也没强人所难,只说:“那我就先在当地的文工团里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

周杭生是和祝成蹊一起先回的迎胜村。

到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手艺人也已经都到了。

快四月了,东北的春天总算姗姗来迟。

虽然积雪还没完全化净,但是路边的迎春花刚刚露出了黄色的嫩苞,俏生生地在还有着些许凉意的东北春日里舒展着,看的人心里尤为喜悦。

但是更让人高兴的是祝成蹊回来的事情。

她一走就是几个月,村里面的人还挺惦记她的。

尤其他们前段时间刚刚收到宁市百货公司发来的订单,心里既高兴的同时又有些没底,因为这批货和他们之前做的不一样,而且单量也比之前少很多,他们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那边也只说让他们回头有问题问祝成蹊。

是以,祝成蹊一回来,就被众人围了起来。

暂时打发走那些过来凑热闹的,祝成蹊才给周立新他们解释了下原委。

周立新有心理准备,但见草编的事情成真,还是免不了有些难受。

“那这以后咋整啊?村里面人要是知道这事儿,还不知道要多难受呢!”周立新苦着脸扒拉祝成蹊的胳膊,“喜宝啊,你之前走的时候说要找点丝绸的新办法,那现在结果咋样了?”

祝成蹊道:“我刚要说呢,草编的事也不是完全不做了,而是我们之前一直都是通过宁市百货才能出口,所以只能听他们的安排。”

“但我前段时间去了趟广交会,和小营山的周队长一起拿了两份蚕丝扇的单子,只要我们能把这个做好,接下来就可以和上面申请更大的贸易自主性,到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和外商交易,村里面的草编自然也能想办法继续卖出去。不过相比较蚕丝制品,草编的利益还是小了些,且竞争又大,所以我还是建议村里面接下来以蚕丝为主,草编为辅进行发展,这是国外的订单,你们先看看。”

有了更大的胡萝卜,周立新也不揪着草编了,而是又扒拉上祝成蹊的胳膊,“啥单子啊,我看看。”

祝成蹊从头到尾解释了一遍,又见薛奇不在,就对着一直没怎么吭声的林川问道:“书记,那群手艺人现在应该在西河沟农场吧,我想现在就把他们调出来,毕竟时间不等人。”

林川点点头,“我来安排。”

祝成蹊又道:“第二点,要赶紧招人学习手艺,绒花手艺不同于其他,最好找年轻人学,且不论男女,光看手艺和天赋,所以不能光紧着咱们村子,公社,甚至附近公社有愿意过来学习的也要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