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并且每次停靠都会上来一批同行。

周雨晴这一路上也没少带着他们认识了不少其他地方的参展企业的人。

到广州的时候是十三号,距离广交会正式开始还有两天。

随着国家这两年情况暂缓,来广交会的客商越来越多,不仅那些外商的吃住是问题,祝成蹊他们这些本地参展企业的吃住也很紧张。

尤其是住宿问题。

尽管苏南一服厂子不小,每年也赚了不少外汇,但也只分到了两个房间,男性一间,女性一间。

这是祝成蹊完全没想到的情况,好在现在广州很热,打地铺也没什么妨碍。

简单收拾一番后,他们就要去展馆看看情况,先熟悉了解一番。

路上,来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仔细介绍了一番今年的变化。

最初,广交会地点是在中苏友好大厦,后来连续搬迁过两次,今年又重新搬回到原中苏友好大厦,现被扩建后叫做流花路展馆。

工作人员还指着上方的题字一脸自豪地介绍说是郭沫若先生题的。

到了里面,祝成蹊又看到早就摆的差不多的展厅。

一路看下来,里面的东西主要是农副产品、轻工业品以及传统工艺品。

苏南一服在轻工业品类。

祝成蹊他们是后来了,在他们之前,已经有工作人员先过来,并把整个展位都收拾摆放好了。

周雨晴又带着人重新检查收拾了一番,才让人继续守在这里,自己则去观察其他过来参展企业的具体情况,尤其一些对手企业。

祝成蹊他们也被她撵走,让他们四处走走看看,学习观察。

刚才只是囫囵吞枣地过一遍,这会儿,祝成蹊自然开始认真溜达,看能不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祝成蹊原本以为这时候的广交会的展品都比较沉闷,像苏南一服那样稍微有特点一点的少之又少,但是没想到不仅在展馆里面素雅高贵的瓷器,流光溢彩的刺绣、屏风,竟然还在里面看见了卖相思鸟、鸳鸯、鹦鹉、画眉、观赏虾、中华鳖等等特产。

还有像纸伞、漆器、剪纸、泥塑木雕之类的手工艺品。

她之前关注的绒花也在其中,只是这些本该大放异彩的技艺都保持着一致的特性,有点鸡肋的感觉。

祝成蹊决定之后重点关注这一类产品的售出情况。

等将展馆赚的差不多了后,祝成蹊又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