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成蹊的主要目的也不是真在工厂里学习,而是那些因为当地工业化改革而丢掉饭碗的人。

尤其是那些手艺好还丢掉饭碗的人以及有些手艺不错但是家境十分不好的人。

祝成蹊利用在绒花工厂的那几天继续用大白兔开路和好些人都混熟了,并打听到了这部分人的消息。

离开制艺工厂后,祝成蹊先找上了几家手艺不错但是家境十分不好的。

她在制艺工厂大手大脚的事儿多少传了出去,所以那些人并没有第一时间撵她走。

而后,祝成蹊又拿出了去年的那张全国十大先进的报道,又往自己的身上加了层光环。

报纸上的新闻也确实给祝成蹊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再加上她金钱开路,以至于她自己带来的蚕茧都没用上,一是因为当地的人嫌弃不是桑蚕茧,二是重新抽丝染色也麻烦,不如用他们自己留的蚕丝来做绒花。

当然,祝成蹊觉得更可能是因为他们看中了她有钱,不会白占他们的便宜,所以才拿他们自己的蚕丝来做,目的是为了多赚点钱。

不过不管怎么说,最后的结果是祝成蹊从他们的手中得到了好几朵勉强还算符合她审美的绒花,不过对于她提议的请他们去迎胜村工作或者定居这件事拒绝的十分干脆。

祝成蹊也没觉得意外,毕竟不管以前还是现在或者以后,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更何况这中间还横亘着南北之间的巨大差异。

左右他们村的养蚕事业都还没有正式开始呢,所以祝成蹊也不着急,而是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让他们有事联系。

更何况在她这段时间的攻略下,她从这些人的口中了解到了当地曾经有名的绒花资本家以及其厂里当年那群手艺最好的坏分子的去处。

这部分人有的早就被下放了,有的还留在当地接受改造和教育。

此次工业化化改革,这部分留在当地的人就彻底被抛弃,成了那群手艺好但是却丢掉饭碗的人。

祝成蹊又去见了他们。

这群人对于祝成蹊的上门更具有警惕心,但同时对她的提议也比之前那几户更动心。

可故土难离是刻在华夏儿女骨子里的信念,让他们答应去迎胜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更何况光凭祝成蹊现在一张嘴又怎么能确定她一定可以完全安置好他们且会好好对他们,而不是把他们弄过去折磨。

且他们这些人的身份还比较敏感,也不是祝成蹊现下能操作的。

这需要他们当地领导班子同意接收,也需要这里的领导班子答应放人。

祝成蹊一样和他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便开始打道回府。

她先去的宁市。

去宁市前,祝成蹊先往村里和周杭生那里打了电话,和他们确认了草编送货的事,并约好了在宁市等他们。

等她到的时候,已经是二月二十六了。

迎胜村已经有过几次交易的经验,所以即便这次的交易量不小,依旧还是张师傅他们一行来送的货。

但是周杭生却亲自过来了。

除了因为他们小营山还是第一次和外商合作外,虽然这个所谓的合作也是从祝成蹊那里分的单子,还有广交会即将开始的缘故。

周杭生他们比祝成蹊晚到一天,但和姬玛几户前后脚到达。

祝明萍还没生,不过也就这几天了。

可她依旧挺着大肚子坚持工作,吓的祝成蹊一直神经紧张,但偏生祝明萍一点也不把自己的肚子当回事儿。

好在她肚子里的小家伙也没有调皮,让祝明萍安稳地完成了这次的交接工作。

姬玛是过来参加广交会的。

国内不仅对内部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