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成蹊他们还在周杭生的指导下选好了母树也采好了种子,并且进行了挑选、消毒、催发等等程序。

周杭生自己也没闲着,也在村里四处看了看,尤其是学校、砖窑厂以及草编。

因为草编这事儿最不着急,也不一定能合作起来,所以他们最后去看的草编。

去赵三爷家的路上,祝成蹊也顺势了解了下自她离开后的草编长的规划和招人的事情。

周立新就说:“人是招的差不多了,目前正都在三爷家跟着学呢,反正人也都是三爷看过的,说没啥问题,很快就能上手。”

“三爷还说这回人多,所以这次的单子说不定比之前还要快完成呢!”周立新一脸的兴奋与期待,以及对花出去的工资的心疼。

不过他很快又收敛了,继续道:“还有你说的留标记,责任到人这些管理规定也都和他们说过了,他们也知道这事儿的轻重缓急,我估摸着出岔子的可能性不大,但该盯的我还是会让人盯着的。”

“就是这个厂房……”周立新迟疑。

祝成蹊问:“怎么了?”

周立新就说:“村里现阶段是真的太忙了,而且这草编厂才开始,所以建厂房有点浪费了,所以就想着继续把工作地点安排在三爷家里,到时候村里给他家出点租金。”

祝成蹊:“这不挺好的吗?正好也方便三爷管理和指导其他人。”

周立新点头,“三爷也确实觉得挺好的,还挺高兴,但我听延军那意思好像有点不愿意。”

“延军叔为什么不愿意?这样既能赚钱补贴家用,也能给三爷减轻负担,”祝成蹊奇怪,“更何况之前我还听胖婶儿她们说赵宏日都二十多了还没结婚,三爷一直急得不行,想给他娶个媳妇,她们还说三爷这回赚了钱,第一件事儿肯定就是要给赵宏日娶媳妇,这能给家里赚钱的事儿,怎么会不同意呢?”

这又不是后世,有很多人注重隐私,或者觉得这点钱看不上,只会带来麻烦。

毕竟人太多了。

这时候的人几乎都特别喜欢凑热闹,怕是巴不得有这种好事儿吧?

周立新也说呢,“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谁知道延军咋想的,竟然有些不情愿。”

顿了下,又道:“我估摸着延军可能不喜欢人多吧,毕竟他那情况和别人也不太一样。”

“那倒也是。”祝成蹊问:“那现在怎么办?村里要盖厂房还是把地方挪到大队部仓库那边?”

周立新揉了把脑袋,“先不盖,三爷把延军说了一通,现在还是在三爷家里,反正这笔单子编完后也没单子了。”

祝成蹊点点头,“暂时确实不适合建厂房,除非我们接下来接一个大单子,或者明年一直持续有单子,不然现在建厂房浪费了。”

周立新也跟着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

一起走的周杭生没吭声,倒是眼神有点疑问。

祝成蹊就稍微说了下赵三爷家的情况,毕竟等下他过去后也能看得见,没什么好隐瞒的。

周杭生点点头。

等在赵三爷家出来后,周杭生这一行要做的事情也差不多都完成了。

回去的路上,他就主动提出了要走,并且还说:“有关柞树的培育资料我都整理差不多了,回头拿给你们,至于养蚕的,等我回去后就把之前的笔记寄给你。”

他偏头看着祝成蹊。

夕阳从他的侧脸打过来,扫过高挺的鼻梁,还挺好看的。

祝成蹊点点头,“好。”

周立新则在一边千留万留,甚至还说出要不然他就转来迎胜村好了。

但这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周杭生还是带着自己的行李以及村里给的一些土特产,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