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村今年情况也是首屈一指,所以我想可行性很大,唯一的问题就是费用和老师方面的支持不一定足够。”
“那就是我们自己想办法了,老师好解决啊,考试,招人,知青还有咱们自己村的,甚至外面的都可以过来应聘,肯定有人抢破头,费用……主要是在盖学校上面吧?”
毕竟老师也不一定都是脱产的,还可以用公分算。
林川点头,“盖房子我也可以让公社窑厂的人下来指导村里自己烧砖自己盖房,桌椅板凳可以自己打,教材县里面肯定不会不管。”
“那……就应该没问题了吧?”既然林川都想的差不多了,那问她做什么。
林川说:“但我觉得光一个学校不一定能劝他们都下山,你之前一直提文化,阿吉婶子也说过这样的担忧,我想问问你有什么主意。”
祝成蹊只是嘴一下,这要是真让她给建议,她一时半会儿到哪儿去找。
她之前根本就没想过自己能参与到这些具体的细则里面,所以也没想过这些。
好一会儿后,她才说:“我也实在没什么好的主意,要不然在学校里面单独给他们开一门关于他们自己语言的课,然后再……用留声机,磁带或者别的把他们的一些东西录下来,要是将来真的全部汉化,语言消失,那也是一种保留和证明。”
“再或者,让咱们这附近来上学的孩子也跟着学一学他们的语言,上一上他们的课程呢?”祝成蹊叹气,“其实也没办法,他们的人太少了,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很多东西只依靠祖祖辈辈的口口相传,失传是必然的事情,只是或早或晚而已。”
然后成为众多被扼腕消失的文明当中的一个。
不过现在到底情况不同了,等将来电视普及,倒是可以用那个直接录影保存更恰当。
这样也不算真的消失了。
“然后还有他们的一些习惯、节日这些,也可以依从他们,让他们继续保留着吧?”
这一点祝成蹊也不是很确定,毕竟现在还在革命时期,不好说。
林川却点点头,“还有别的吗?”
祝成蹊摇摇头,“想不出来了。”
林川也没一直紧追着不放,又问了周立新对他的安排的意见。
对周立新来说只要不让给村里面掏钱建学校,其他都无所谓,所以他很高兴表示没问题。
甚至还有些期待将来学校真在村子里面落成的事儿。
所以在林川走后,他又眼巴巴地感慨道:“也不知道书记到底能不能把这事儿办成,学校到底能不能建,希望他可要早点带回来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