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皇上终于抵京,却昏迷不醒,时日无多,身为托孤大臣,他们要做的,是拥护太子登基,才不负皇上所托

端王出列,捧皇上遗诏举过头顶:“皇上遗诏在此!”

四位托孤大臣及两位亲王,朝慈安太后跪了下去,

徐玉宁也拉着小太子的手,朝她跪了下去

其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慈安太后浑身一震!

她目光颤抖地看着徐玉宁和小太子,又扫向跪在地上的几位大臣,厉声问:“太子即位,那你们欲拿皇帝如何?!”

徐玉宁朝她重重地磕了一个头,随即她的声音在乾清宫骤然炸响:“太子即位,尊皇上为太上皇!”

慈安太后错了,她,怎么舍得,用萧夺的性命,去给太子铺路……

太子同样不会,就这样舍弃他的父皇……

慈安太后低头看着徐玉宁,视线一片模糊。

徐玉宁知她心中所忧,亦知她心中所想,复抬头,膝行两步,上前握住她冰冷的指尖,哽咽道:“太后,您一定要振作,等皇上醒来……”

“哀家……”慈安太后嘴唇微微翕动着,喃喃道,“哀家会的……”

良久,她慢慢抬手,将徐玉宁和小太子搂入怀中……

如今皇上根本无法理政,时间久了,朝中势必大乱,拥护太子登基,才能定鼎乾坤。

将皇权顺利过渡给太子,稳住朝纲,稳住人心,于整个国家而言,有利而无害。

徐玉宁再次拜谢,一时泣不成声:“谢太后成全……”

“哀家虽年老体迈,但还没有糊涂,”慈安太后将小太子搂在怀中,忽抬头看向跪在地上的四位托孤大臣,面色一厉,“皇帝将太子托付于诸位,可见对诸位之器重,盼你们勿忘皇帝恩德,今后尽心辅佐幼主!”

费兴等人含泪俯首称:“诺。”

拥护太子登基,其事郑重,次日,是皇上还京后,第一次升殿临朝。

漫长的一夜,终于过尽。

天蒙蒙亮时,文武百官陆陆续续抵达太和殿,康公公像往常一样手持拂尘现身,却没唱皇上驾到,而是:“请诸位大人,移步乾清宫!”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今日怎么在乾清宫?这不合祖制啊!”

但既然是皇上旨意,也不好违抗,遂全体移步乾清宫。

只见乾清宫大门洞开,四位托孤大臣,正站在乾清宫台阶上,与两位亲王并肩而立。

等文武百官近前,费兴等人下台阶,站在队伍前首,康公公又唱道:“准朝臣入内!”

见状,众臣心中越发惊疑!

过去这些日子,京中就隐隐有传闻说皇上龙体欠安!

但众臣见皇上每日都在御书房“召见”内阁大臣议事,这传言才没有爆发,只是在个别臣子之间私下流传。

但是现在,答案已昭然若揭!

无风哪来雨!他们就说,京中怎么会平白无故传出、这等揣测龙体欠安的言语!

朝臣顿时骚动起来,急急忙忙拾阶而上,争先恐后朝殿内涌去:“皇上!皇上!!!”

只见皇上闭目沉睡,面色苍白地躺在龙榻上,慈安太后坐在榻沿,面色凝重;

贵妃娘娘则牵着小太子的手,红着眼睛,立在一侧!

“轰隆!”一声,众臣只觉得头上似有惊雷炸响,个个面色剧变,瞬间仓皇地跪下去:“臣等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端王看着众臣皆至,才手持诏书出列,道:“众臣听旨!”

由于皇上还没咽气,故内阁改遗诏,为禅位诏书。

三岁的小太子奉诏即帝位,尊皇上为太上皇。

太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