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宁看着桂嬷嬷,心下感激:“太后她……”
桂嬷嬷拍了拍她的手,很快就放开了,随后回了寿安宫。
有些话,不用说得太明白,彼此都明白。
但是要让慈安太后松口承认遗诏,拥护太子登基,那也不可能。
她,不见到皇帝,是不会松这个口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皇上久不露面,朝中个别臣子难免多有揣测。
怕就怕,万一压不住,走漏了风声,朝臣要发难,到时局面就难收拾了。
知道内情的几位大臣过了几天如履薄冰的日子,终于在这日,让端王领着一队兵马出城了!
在路上走了十二天,皇上终于要抵京了!
端王此时出城,就是为了出宫接应皇上。
徐玉宁领着太子去乾清宫,除端王和郑提督外,三位托孤大臣,承国公以及两位亲王都到了,全坐在御书房焦急地等消息。
终于
在太阳落山前,一辆宽大的马车,秘密驶进了皇宫!
第596章 垂帘听政30·荣升太后1
皇上跟前两大内侍,一个是大内总管康福禄康公公,另一个是御书房主管周福年周公公。
乾清宫上上下下已被打点过,所有人严阵以待,恭候皇上还宫。
此前康福禄来信,信末提及皇上病情,只写了一个“危”字,如今皇帝到底是什么情况,没有人知道。
在回京途中,皇上会不会没撑住,驾崩了,回来的,只是一具遗体,徐玉宁无从知晓。
她在乾清宫坐立难安,心里生出许多情绪她怕见不到萧夺,又怕见到萧夺,怕见到的,是一具冰冷的遗体……
脑子里正乱糟糟的,忽听外边惊起一阵脚步声,徐玉宁抱着太子,如受惊之鸟,霍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在座几位大人年纪都不小了,这会儿却箭步如风,飞奔而出!
郑则亲自守着德胜门,让端王护送皇上所乘坐马车入城;
那马车一路慢悠悠从德胜门,驶向皇宫;
从神武门进来后,继续沿着长长的宫道,往乾清宫走!
徐玉宁牵着太子的手站在乾清宫台阶上,看着由远及近的马车,她的手,抖得厉害。
车轮碾过宫道,护送马车进来的秦铮等人,手紧紧扶着刀一路随马车小跑,终于,马车驶到乾清宫台阶下,停下了!
风,带着燥热,从屋顶的玻璃瓦上一跃而下,掀起了车帘的一角。
徐玉宁视线模糊,看不清车里的人。
只紧紧牵着小太子的手,朝台阶飞奔而下!
几位大人,也慌忙从台阶奔下,在马车面前,跪了下来,额头抵地,颤声道:“臣等恭迎陛下还京!”
徐玉宁领着太子跪在前头:“臣妾/儿臣恭迎陛下/父皇还京!”
马车内一片寂静。
徐玉宁跪在地上,看见秦铮小心翼翼地上去打帘,康公公从马车里钻出,眼中满是红血丝:“娘娘、殿下……”
小太子突然松开徐玉宁的手,起身朝马车跑去,小小的身子还没马车高,双手却紧紧扒着车沿,殷切地喊道:“父皇!”
一句话,当即令康公公掉下泪来。
他跌跌撞撞地从马车上下来,跪在地上,不顾尊卑,将小太子紧紧搂住:“殿下!”
怕吓着小太子,徐玉宁跟小太子说得隐晦,只说他父皇在战场上受了伤,今日才秘密还京。
她不敢跟儿子说,他父皇,可能永远回不来了……
小太子被康公公搂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但眼睛却一直盯着马车,疑惑地问道:“父皇怎么还不下来呀?!”
康公公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