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宁又抬头看向徐羿。
想起前世她过世时,这个少年跪在午门外单薄的身影,徐玉宁不知为何喉咙忽地一堵:“羿哥儿,”
徐羿神色持重,定定地看着她:“姑姑您说,我听着!”
这个孩子早年丧父,心智早熟,徐玉宁看着他一点点长大,长成如今果敢的少年郎,她心里不知道多欣慰:
“太子乃国之储君,不容半点闪失,姑姑离宫,短时日怕是回不来,你可愿意进宫,为太子伴读?”
北境,她要去;两个孩子,她也要护在羽翼之下。
走到今天这一步,徐玉宁不允许自己,再落错一子!
“宋大人,请留步!”
宋子崖刚刚下值走出承天门,一个低眉顺眼的小太监便走了上来,恭敬地说道:“可否请宋大人移步,太子有请。”
宋子崖顿了顿。
这日,徐玉宁亲自送太子到东宫听讲。
她在东宫的走廊站了一会儿。
本来这个时节,东宫应该有红梅傲雪的盛景可赏,可惜小太子不喜欢红梅,内务府便将东宫的红梅都挖了,如今外边被厚雪覆盖,只看到红墙白雪。
身后传来脚步声,一个男子的声音突然响起:“微臣见过贵妃娘娘!”
徐玉宁没有转身,只背对着宋子崖,轻声问:“宋大人可知这里是哪里?”
宋子崖抬头,正色道:“这里,是太子居所,东宫。”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如果
如果她尽了人事,却仍抵不过天命,如果她无法改变皇上的结局,那么,她要做的,就是让她的儿子,登基为帝!
她没有忘记,前世,继位的是端王。
虽然她理解萧夺将皇位让给端王,是出于大局考虑,可是徐玉宁不愿意。
重生一世,她只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她不会再将自己的命运,交到他人手中!
如今监国的是两位亲王,老端王还是端王萧无名的父亲;
太子萧元承还不到三岁,与端王相比,太子还是太“嫩”了。
她必须留一个人在朝中,盯着内阁,盯着两位亲王,而且这个人要能坚定地拥护太子!
她相信宋子崖,是因为,她相信沈持珏。
再过两日,便是小年。
关于贵妃要离宫去北境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因为皇上率领朝中重臣出征在外,小年这日宫中不摆大宴,只摆了小宴。
徐玉宁过了元宵就要离宫,趁着众嫔妃都在,离宫前敲打了底下嫔妃一番:
“皇上出征在外已有大半年,本宫实在放心不下,此次本宫离宫数日,六宫事务,便交给齐昭仪和康贵嫔共同协理!
还望各位妹妹留在宫中,齐心协力,务必照顾好慈安太后,以及各位皇子公主,静待皇上得胜归朝!”
原以为是传言,没想到贵妃真要离宫去北境!
众嫔妃心中惊疑不已,忙应道:“谨遵贵妃娘娘教诲!”
只是,贵妃竟选了康贵嫔协理六宫,郑嫔心里难免有些不服气:
“哼,康贵嫔有什么资格协理六宫,她宫女出身!要不是生了二公主,给咱们提鞋都不配!”
温婕妤赶紧扯了一下她的袖子,示意她噤声:“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能不能少说两句!”
散了宴,回瑶华宫的路上,红玲走在暖轿一侧,忍不住低声与轿里的齐昭仪说道:“贵妃提了康贵嫔上来,这不是防着娘娘您么?”
齐昭仪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一想到皇上还在北境,也不知怎么样了,便也不跟徐玉宁计较了,
而且她父亲承国公,此次也随驾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