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禾一口气径直从大院里跑了出来,正好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由红转绿,她顺着人群涌过斑马线,六中门口的生意还是一如既往地热闹,什么烤肠、包子、豆浆,连烫米线都有人卖。
倒是之前卖臭屁弹生意爆火的两家摊贩不见人影,原本他们的摊位一个变成了溜溜球,一个卖起了蚕宝宝。
乳白色胖乎乎的蚕宝宝在嫩绿的桑叶上爬来爬去,不少学生还围着用手指头去戳,林语禾最怕的就是虫子,赶紧有多远离多远,疾步冲进了学校,迎面碰上了正值班盯防住读生偷溜出校门的保卫处大爷。
“诶,你是咱们学校那个……林语禾?”
林语禾还没说话,旁边正进校门的学生们齐刷刷地扭头过来:“林语禾,哪呢哪呢?”
怎么人人都知道她名字!
趁着保卫处大爷招呼学生别在这儿拥堵的间隙,林语禾脚底抹油直接开溜,等老大爷把学生们疏散开,回到传达室找到报纸再出来一看,哪还有小姑娘的身影。
老大爷低下头,老花眼镜上映出宣城晚报的头版头条,配图中最显眼最大的那张旁边写着【林语禾】三个字,照片显然是截取自某次活动的集体合照,画面中的女孩有些腼腆害羞,厚厚的刘海挡住了她的双眼,在人群中显得极不起眼。
和刚刚看见的那个阳光灿烂的女孩判若两人。
老大爷眯着眼睛端详片刻。
“刚刚那个明明就是林语禾嘛!”
-
林语禾气喘吁吁地赶到教学楼,这会儿距离早读还有五分钟,中央扶手楼梯和侧边的旋转楼梯上都是挤挤挨挨的人群,她慢慢地缓下脚步,像是混入鱼群的一只小鱼,显得悠然又自在。
该说不说,早上的这一串经历着实有点吓到了她,林语禾知道这次坍塌事故在本地引起了轩然大波,常女士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各个新闻报纸的电话,想要近距离采访一下她这个死里逃生的“救人英雄”最好是独家的。
但一向爱出风头的她妈却全部拒绝了,哪怕那些报纸愿意给出不菲的采访费,她妈都坚持不让她接受采访,林叔叔私底下和林语禾透露,常女士担心过度曝光会影响女儿的生活。
“没必要让她十几岁就背着这么沉重的名头,她还那么小,比起救人,我更在乎她活得好不好。”
只是恐怕连她妈也没意识到,在宣城这么个地方,六中的这次事件是现象级的,它不是一天或两天的头版头条,这件事能让平时没什么新鲜新闻的小城市民们拥有半年、一年……乃至好几年的谈资。
而林语禾作为这场轰动的主角,无论如何都会被聚光灯所笼罩。
说得通俗一点,她现在成了宣城的“明星”。
当然,明星本人对此完全没有自觉,比起那些镁光灯与鲜花,她现在有更享受的东西那就是重返校园。
周四礼堂坍塌,周五她才苏醒出院,之后的周六周日既是双休,也是学校停课的时间,听常女士说就连高三的学生这两天也没有去学校上周末补习。
而今天,周一,是她事故后第一次回到校园里……也是第一次,回到4班,林语禾内心深处隐隐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可更多的却还是藏也藏不住的开心。
校门口的保卫处大爷。
试图在书包里夹带零食,被发现后又一本正经装傻的同校学生。
叫卖的小摊贩,全是淀粉却香喷喷的烤肠。
校园中央那片被人踩得七歪八倒,没多久换好一片新的又被人踩得焉头巴脑的草坪运动场。
……
她沿着阶梯一步步向上,阳光洒下来到护栏外悬垂的吊兰花盆上,爬山虎的藤蔓绕过了学生们行进的方向,紧紧地攀附在楼外的墙上,随着轻风摆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