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担心,海城不会出事,太爷爷会保护我们的。”

然而。

没过多久,南方军开始往北的消息便传了上来。

传闻南方军凶残没有人性,所过之处妇孺老少不留。

海城人心惶惶,不少权贵大家已经开始陆续将资产和家人往国外转移,也有不少普通民众拖家带口北上。

街道上空荡了不少。

汽车驶在青石板路上,穿着中山装和蓝衣黑裙校服的学生们拿着传单,举着牌。

“打倒南方军!”

“打倒南方军!”

“活捉卫寇!”

“活捉卫寇!”

“卫寇……”男人的名字从余坞口中轻轻吐出。

“怎么了,你认识他?”程炀的声音从身侧响起,他靠在车背上,往日从容不迫的脸上带了些烦躁。

近来他爸逼他出国,但余坞不走,他也不愿走,为此和家里闹僵,已经躲在白府好些天没有回去了。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本来安居一隅的南方军突然就往北边来了。”他扯了扯领带,伸出手臂将少年勾进怀里,“坞坞,要不我们还是出国吧,留在这里碍手碍脚。”

“不要。”余坞干脆利落的拒绝他,狐眸愣愣看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他们在沿街口号中穿梭而过,汽车最后停在荀家班门口。

戏园里的客人也少了许多,大堂不再是高朋满座,包厢也不再是一厢难求。

余坞拉着程炀在大堂坐下,今日唱的是《穆桂英挂帅》,荀兰生扮演穆桂英,生动地塑造了穆桂英率军杀敌的巾帼英雄形象。

在这样豪迈威武的情节和鼓点下,南方军即将到达海城的不安减少了些,戏园里的客人们鼓掌呐喊,仿佛他们就是下一个穆桂英,挂帅率领海城迎对南方军的进攻。

北方的援兵迟迟不到,随着南方军的北上,关于他们凶恶的传言渐渐消失,反而流传起了南方军安顿流民,一切为了人民的说法。

打倒北政府的口号突然地出现在了海城,白家也不得不开始收拾行囊,准备避祸。

在战争面前,万贯的家财也不可能保住,这是白家不愿意离开海城的原因,但如今,却也不得不离开了。

海城的飞机停运,沿途流民不断,他们要火车北上去遥远的边境乘坐飞机出国。

离别的忧伤弥漫在空气中。

程炀身为总理的儿子,决定留在海城陪他父亲等待北部援军的到来,可他们心中都隐约有了预感,北方的援军不会来了。

“你在国外等我。”程炀握着余坞的手,他为少年整理衣帽,看着少年娇艳漂亮的模样,忍不住在众人的目光中亲了他一下,“别太担心,我不会有事的。”

余坞想说他也走不了,但看着青年的模样,唇瓣动了动还是没有说出口,他抱着青年,在他怀里蹭了蹭,“回见。”

“我会照顾好小少爷的。”荀兰生从后将少年揽回去,半推着少年上了火车。

荀家班的人在南方军到来之前便跑了一大半,剩下的人也陆续往北方送去了,他们没法儿乘坐飞机出国,荀兰生只能陪余坞走完火车的路,随后领着荀家班的人跨越大半个地球去与余坞相会。

火车站满是离别的哭声。

余坞扶着老太爷入坐,他心中叹气,他们谁离不开海城。

南方军,已经拦截了火车道。

……

“老大,人都在里面了。”车厢外响起士兵的声音。

车厢内密密麻麻挤满了人,车门打开,刺眼的白光照进来,人人都盖着眼睛往后面缩。

白家人挤在角落里,余坞和白老太爷被保护在最里面不被人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