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凌不爱喝浓茶,因此李振良只给她放了一小撮茉莉花茶。看着小小的茉莉花和茶叶一起在热水中翻腾,姜凌的心情很愉快。

李振良继续说话:“袁队他们已经掌握了摩托车手拐走儿童的证据,只等一声令下就能将这群人全部绳之以法。”

姜凌:“还有没有其他证据?”

因为兴奋,李振良的语速很快:“有啊。今天袁队打电话过来的时候你不在,我就直接去了趟局里开会。他们正在布置收网计划,听得我热血沸腾!”

姜凌安静倾听着。

“沈天鹞的客运公司背后也有猫腻。不光是开黑车、收黑钱这么简单,他们联系购买报废车辆,改装后继续运营,并以报废巴士为移动据点,团伙成员白天乞讨,晚上便住在车内。”

“沈天鹞的电话被监听,目前已经掌握五个据点,每个据点三对假夫妻,九个孩子。被他拐来乞讨的孩子,至少有5、60名。”

“哦,对了,沈天鹞的老家有处老宅,目前是他奶奶住在那里,条件一般。但村民说沈天鹞隔段时间会开车过去,给他奶奶送点吃的。人人都说他有孝心,我们的人上门打听,她奶奶坚决不同意拆迁,说要守着老房子过一辈子。”

说到这里,李振良压低了声音。

“据袁队的人说,他们悄悄观察了一下老宅后院,那里荨麻、蒲公英快速生长,形成什么‘绿斑效应’。”

姜凌“嗯”了一声:“尸体分解会释放大量氮、磷、钾,短期内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其中氮元素激增会促进喜肥植物,比如荨麻、蒲公英快速生长。看来,老宅后院有问题。”

李振良恨不得手舞足蹈:“所有证据都指向沈天鹞,姜凌,你的犯罪心理画像定的性质、范围、脸谱都是对的!一旦袁队收网,将沈天鹞团伙一网打尽,你知道接下来会怎样吗?”

不等姜凌回答,李振良迫不及待地说:“你立大功了,姜凌同志!”

30 · 陈安平

两个月之后,时间来到1994年2月。

春节一过,斩鹞行动全面收网。

抓捕、审讯、整理证据、所有材料提交检方,对以沈天鹞为首的人贩子团伙提起公诉。

同时晏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抽调人手成立专案组,倒查青石镇沈天鹞的保护伞:核查沈天鹞与运管、警方的资金往来、进一步深挖犯罪网,整个青石镇的犯罪根系被连根拔起。

青石镇派出所所长被抓,他的党羽全都落网,派出所里迎来一场大洗牌。一直默默奉献的江守信因提供线索有功,被提拔成派出所所长。

在这一场专案行动中,青石镇落马的官员有十人。沈天鹞团伙成员除首犯之外,还包括4名“运输组”成员、12名“拐带组”成员、36名“乞讨组”成员,总共五十三人之多。

他们前前后后拐卖的儿童有六十七名,在沈天鹞老宅里挖出来的儿童骸骨有六具!

其团伙人数、拐卖儿童数量、虐待致死儿童数量全都创了湘省最高。此案被列为湘省1993年特大案,公安部亲自派人督办,务必全面肃清、从严从快处理。

晏市公安局开了几次会议,全都是为了这个案子。

可以说,此案让市局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而最早为首犯沈天鹞心理画像的姜凌,自然也就出了名。她提出的“三定侦查法”也被人口口相传,越传越神奇。

“你们知道吗?立大功的姜凌才21岁!”

“她能掐会算,在黑板上随便画了几个符,就算出了沈天鹞的名字。”

“一个警校本科生,学犯罪心理学,却能算出首犯姓名、年龄、性格、工作经历,你说厉害不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