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技术大队的副队长,他也得拿出点实际行动来,不能让姜凌的这套理论被埋没。

想到这里他对赵景新说:“去拿相机,把白板上的文字拍下来。”

等拍完照,他坐下整理笔记。

仔细阅读过打拐大队此次行动的所有口供笔录,应松茂将所有重要线索都记录下来,打算抓紧时间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出来。

一定要迅速在公安系统内推广姜凌的这套理论。

而另一边,姜凌已经坐上市局的吉普车,前往晏市昌平县青石镇。

青石镇距市区约一百公里,因为多是县道,车辆速度不快,到达镇上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大家都饿了。

周瑾亮将车直接开到青石镇派出所门口。

一名身型瘦小、头发花白的警察从值班室走出来:“这里不能停车。”

姜凌推开车门下了车,看着眼前这名身穿制服的警察,声音有些颤抖:“江叔……”

从考上警校到毕业分配到金乌路派出所,姜凌一直没有时间探望江守信,没想到今天再见,他竟然老得这么快。

姜凌的眼圈有些泛红。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她长大了,可是他却老了。

当年姜凌被送回福利院,临别时她抓着大门栏杆,号啕大哭。

一边哭一边喊:“江爸爸,别走!”

江守信已经结婚生子,不符合收养条件,他没办法领养,也没条件领养。他爱人身体不好,儿子也体弱多病,一家人全靠他的工资生活。

不过,他一直信守承诺,每年都会抽时间探望小姜凌。后来姜凌考上警校,两人虽然没有见面,但一直有书信往来。

江守信身上的制服干净笔挺,但洗得有些脱色。看到是姜凌,他眼睛一亮,笑着快步上前:“不是报到上班了吗?怎么有空过来?”

姜凌道:“和同事出差,路过,想来看看你。”

说完介绍袁毅、周瑾亮和李振良:“我们是一个组的。”

江守信在派出所里属于老实巴交、与世无争的那一种,不然也不会在青石镇派出所一干就是三十年,依旧是名基层社区民警。

面对姜凌的同事,江守信热情地伸出手:“欢迎欢迎。小凌刚刚毕业,还有很多事不懂,幸好有你们关照,谢谢,谢谢!”

能够这么快就和同事们一起出差,江守信凭经验认定姜凌的同事很和善、愿意关照新人,有什么事愿意带着她。

袁毅笑了,一边握手一边说:“您太客气了。姜凌很优秀,我们都得她关照呢。”

袁毅这人虽然行事有些粗鲁,但在市局工作这么多年,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这次要不是有姜凌的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哪里能这么快找到青石镇来?这么年轻就能开创新理论,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说不定以后还得听她的调遣呢。

周瑾亮与队长保持高度一致:“可不是?姜凌优秀得很,这次出差我们都听她的。”

李振良真心实意地说:“江警官,您放心,我和姜凌是好搭档,我什么都听她的。”

江守信有些迷糊。

这迷魂汤灌得,有些猝不及防啊。

他虽然知道姜凌是个聪明、冷静的孩子,但刚从警校毕业分配到派出所半年,就得到这么多同事的赞扬?还什么都听她的,怎么可能嘛。

怕不是提前对好了词,来哄他开心的吧?

江守信的笑容很真诚,也带着份殷勤与讨好:“小凌性子比较冷,难得能和你们打成一片,我就放心了。一路开车过来,肚子饿了吧?走走走,我请你们吃饭去。”

袁毅也没推辞,一来也到了饭点,二来正好趁这个机会套套话。

派出所其他人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