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松茂的耳朵竖了起来。
他知道自己有点社交恐惧,遇到人多的场合会有点发怵。他在技术大队以清冷、严肃闻名,其实那不过是一种保护色,用以拉开与他人的距离。
难得遇到同样的人,应松茂不由自主地开始关注。
听说姜凌刚毕业不久,花一样的年龄,应该正是快活乐观的时候,怎么会和他一样畏惧社交?
魏长锋这人挺八卦,压低了声音:“小姜是孤儿,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能够考上警校不容易,她不喜欢和人靠太近,总是独来独往。不过她很聪明,专业水平高,刑侦能力强,谈起犯罪心理学来头头是道,上次那个钱大荣的案子就是她主导的。”
金乌路派出所食堂的饭菜挺好吃,应松茂却有些食不知味。
姜凌竟然是名孤儿。
应松茂先前好奇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培养出如此出色的姜凌,却没想到她是独自长大。这一路走来,一定很艰难、很辛苦吧?
应松茂决定,以后要是姜凌遇到什么事,他一定多支持、多帮衬。
姜凌吃饭很快,不过七、八分钟之后便站了起来。
姜凌一站起来,李振良他们三个也跟着手忙脚乱地站起,一边抓紧时间扒饭一边含糊不清地说着话。
“就吃完了?”
“是不是现在出发?”
“马上马上,等我几秒钟。”
这个新成立的四人小组,俨然以姜凌马首是瞻。
魏长锋冲姜凌挥了挥手:“抓紧时间去调查吧,争取早点把人找到。”
应松茂放下筷子,对拿着饭盒从自己身边走过的姜凌说:“有了结果就打电话给我,不管多晚。”
姜凌的身形停顿了一下:“好。”
说完这句好,姜凌头也不回地走出食堂,身后紧跟着李振良、刘浩然与周伟。
赵景新不由得感慨了一句:“姜警官年纪比我还小呢,没想到这么威风。”
应松茂斜了他一眼:“少说话。”什么叫威风?姜凌这是以能力服众。
姜凌听力很好,自然知道魏长锋在背后说她的事情。若是前世,讨厌被关注的她可能会如芒刺在背,但重活一世,她的内心强大了许多,并不介意。
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无人说?
老魏愿意说她的故事,那就让他去吧。让技术大队的人知道自己不爱交际、不喜人靠近,将来打交道的时候省得再解释,是好事。
夜色起,华灯初上。
四个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在路灯下一会短、一会长。
道路两旁的小店灯火明亮,小孩子在路边蹦蹦跳跳地玩耍,笑声清脆,如银铃般悦耳。
李振良感叹了一句:“这才是小孩子嘛。”
刘浩然摇了摇头:“唉,为了报复钱建设那样的人当小偷,可惜了。”
周伟比较清醒:“喂,还没找到人呢,现在就开始说这样的话是不是太着急了点?”
周伟的话成功让感性的李振良、刘浩然冷静下来。
是啊,还不知道姜凌的心理画像到底准不准呢,谁知道是不是一个小姑娘目睹母亲偷情之后生出报复心理,每隔一个月就去偷一次铃铛?
李振良思忖片刻,坚定地说:“我相信小姜。她上次说钱大荣有性犯罪倾向,一开始大家都不信,总觉得一个15岁的男孩子最多就是对性比较好奇,怎么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可后来事实证明她是对的。”
刘浩然与周伟对视一眼,默契地没有再说话。如果这一次姜凌的话能得到印证,那他俩以后也什么都听姜凌的。
到达毛巾厂时,天色渐晚。
毛巾厂这几年效益不好,职工的精气神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