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伟大的爱情,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只是这种方法容易引发应玉华的叛逆心理,到时候如果她要死要活的也难搞。

办法二,想办法给她换个对象,让她谈一场正常的恋爱,新欢替代旧爱。

这种办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牛不喝水强按头,她若非要为爱守贞,谁能强迫她去和别人谈恋爱?

所以说,唯一能够有效的办法,就是攻心。

必须让应玉华明白两点。

犯了错,必须承担后果。

即使父母、兄长,也不可能永远无条件地爱着她。

放手让她去面对风雨,逼她成长,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毕竟未来应玉华的人生道路,得她自己往前走。

但在此之前,姜凌想好好教训一下她。

不能打骂,总可以批评教育吧。

一张又一张的提问卡片送到了应玉华面前,姜凌根本不需要她回答,只要她看清楚了就换下一张。

卡片出现的频率密集、速度快,快到让应玉华眼花缭乱、应不暇接。

“你知道自己很自私,是吗?”

“你知道,为一个男人割腕,那把刀不是割在腕上,而是你妈妈的心上,是吗?”

“你知道父母养你二十二年,小心呵护,是希望你幸福快乐,是吗?”

“你知道吸毒害人害己,是吗?”

“你知道如果陈暮继续这样下去,将拖着你、再拖着你的父母、哥哥一起下地狱,是吗?”

一个又一个问题,似一把尖刀扎入应玉华的心脏。

看到最后一个问题时,应玉华心中又悔又痛,号啕大哭起来。

她的哭声,似一个新手拉着把破二胡,那声音呕哑嘲哳难为听,却有着神奇的穿透力,透过那重病房门,传到走廊去。

守在门口的刘浩然与周伟对视一眼,都露出同情之色。

被姜凌讯问,压力一定很大。

一个聋哑女孩,竟然被姜凌问哭了。

李素娥和医生打过招呼之后也没有离开,一直守在病房外,坐立难安。听到女儿哭声这么大,心里像猫抓一样难受。

她一会坐在长椅上自我安慰:没事没事,不过就是问几句话嘛,都是松茂的同事,小姜肯定知道分寸。

一会又站起来踮着脚通过门上的亮子往里头张望:玉华很少这么哭,到底是受了什么委屈,哭这么大声?

玉华原本是个健康活泼、爱哭爱笑的孩子。在她两岁时,李素娥带她回农村老家过年,受了风寒感冒发烧,村里的赤脚医生给她开了药,结果没想到一针下去,第二天她便听不见任何声音了。

应玉华的世界变成了无声的、寂静的世界。

李素娥悔啊。

悔得肠子都断了。

如果她那年没有带孩子回老家,如果她好好照顾玉华不让她玩雪,如果她不让医生打那针,她的玉华就能听到鸟鸣、汽笛、音乐、欢笑声……她会像正常孩子一样长大。

原本,两岁的应玉华已经可以奶声奶气地说一些简短的话。

“妈妈,看,云!”

“爸爸,看,小鱼。”

“哥哥,抱抱。”

可那一针下去,当再也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时,她的语言功能也快速退化,再也说不清楚话语。

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李素娥在玉华身上倾尽了全力,努力想弥补女儿。她恨不得把这世上最好的东西捧到她面前,舍不得她吃一点点苦,娇养长到22岁,正在琢磨给她找个什么样的对象呢,结果女儿自杀了!

这对一个深爱着孩子的母亲,真如晴空霹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