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锋翻看着姜凌的笔记本,第一页上写着:
“金乌路派出所犯罪心理评估档案
案由:93-纺织厂子弟中学校园霸凌案
编号:JW-1993-09
评估对象:钱大荣(男,15岁,初三学生)
评估员:姜凌
特别标注:每周随访”
笔记本上的字迹工整漂亮,字体秀气,转折处微带笔锋,魏长锋和凑过来一起看的刘浩然、周伟一起感慨。
“笔记这么工整漂亮,小姜在学校一定是个好学生。”
“做个评估还有封面和编号,真规范。”
“犯罪心理评估这玩意一听就很高端,到底是科班出身。”
再往后翻,分门别类地写着“基础信息采集”、“犯罪动机分析”、“行为模式观察”……
每个类别魏长锋都知道,但里面详细的表格、九宫格、关联图看得他有些头晕,他是军人转业,当民警全凭经验,当下便直接发问:“说说,你的结论是什么?”
姜凌知道九十年代刑侦领域还不是很重视犯罪心理评估,自己写的这些源自于后世的专业理论,一般人还真看不太明白。
她指着笔记本上的几行字说:“这里,创伤印记说的是梁七巧,她衣着保守、耻于暴露肌肤,她胳膊有伤,我检查过,全是抓挠伤疤,血色斑驳,深浅不一,新旧纵横,这是遭遇过性伤害之后的应激反应。”
魏长锋“啊”了一声,“钱大荣干的?”
姜凌点头:“对。我悄悄问过,她说钱大荣不仅言语骚扰,还曾多次在放学路上对她进行性.骚扰,梁七巧还小,又没有母亲教导,不断内耗自责,这才有了自残行为。”
姜凌还有些话没有说。
其实梁七巧不仅胳膊有伤,胸上也有不少伤疤。少女十八岁正是发育期,梁七巧却憎恨自己的饱满双峰。面对钱大荣的性.骚扰,她因为羞涩不敢往外说,却以伤害自己为发泄渠道,夜里抓挠被钱大荣碰过的胳膊和胸部,直到鲜血淋漓疼痛难忍她才罢手。
李振良抓了抓头发:“梁七巧身上有伤,你是怎么发现的?”
姜凌看了他一眼:“梁九善抓她胳膊的时候,梁七巧身体僵硬,有明显的心理回避。”
李振良回忆了半天,却想不起来任何细节,不由得感叹了一句:“果然,还是女性比较细心。小姜你这观察力,真是绝了!”
姜凌并没有对李振良的赞美有所反应,她的注意力依旧在自己做的笔记本上:“至于钱大荣的性犯罪动机,你看看这里,从代偿机制溯源,母性角色缺失指数高为三星,父权认知扭曲度三星,钱大荣的犯罪动机有权力幻想的可能。从文化污染系数来看,非法录像接触量日均三小时以上。他父亲有外遇,可以推测有模仿可能。”
这一堆专业名词听得在场的四名派出所民警都瞪大了眼睛虽然听得不是太明白,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姜凌也意识到自己的表达不够直白,抿了抿唇,直接给出结论:“由魔都1989年少管所案例,可以推测半年内将发展为实质性侵害。”
李振良与刘浩然、周伟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的目光里看到“佩服”二字。
魏长锋认真地看着姜凌,颇有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
姜凌平时很内敛,能不发言就不开口,即使是坐在食堂吃饭,也尽量选择角落,努力降低存在感。
可是今天,她不仅主动揽事,行动有章有法、成熟老练,还愿意和大家沟通,把自己的判断过程与结果分享出来,实在是令他惊喜。
不管是什么原因让姜凌主动走出档案室,魏长锋都很欣慰:“必须尽早干预,绝不能让你推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