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主动选择的,是吗?”

“不。”

“他是被人引诱吸毒的,是吗?”

“是。”

“你见过他毒瘾发作时的痛苦,是吗?”

话题越来越深入,应玉华的心已经痛得麻木。

可是,面对姜凌严肃的面孔,应玉华先前浓浓的羞耻感渐渐减弱。

毒品不是人人害怕吗?

为什么姜凌问这些问题的时候那么轻松、自然,就仿佛那不过是一场疾病,不必讳疾忌医?

先前应玉华之所以逃避,正是因为内心那股羞耻感。

学校有做过禁毒宣传,社区也有宣传海报,再加上哥哥是刑警,应玉华以毒品为耻。

她知道吸毒不对,她知道藏匿毒品犯法。

突然知道深爱的男友吸毒,她仿佛被雷劈中,整个人都呆了。

应玉华有做过努力,她哭过、求过,可是没有办法。

明明陈暮再三保证,但却依旧戒不了。

陈暮戒不了毒,应玉华觉得这是她的责任。

是她这个女友做得不合格,才没办法帮助到他。

她听不到声音,她有苦说不出来。

看到父母在米粉店里忙碌的身影,应玉华愧疚到恨不得去死。

当哥哥笑眯眯抚过她头顶,关切询问她想要什么礼物时,她更是羞得抬不起头来。

应玉华觉得,她是这个家的败笔。

如果没有她,父母不会那么辛苦。如果没有她,哥哥不会拖到26岁还没有谈恋爱。

只要一想到有一天陈暮的事情曝光,旁人对她家里人指指点点的场景,应玉华便感觉自己的喉咙被一只大手扼住,窒息到肺会爆炸。

内心痛苦到了极致,应玉华想通过身体的疼痛来缓解这份沉重的愧疚感。

姜凌并没有打扰应玉华,任由她眸光由明转暗,陷入思考之中。

五分钟之后,姜凌敲了敲小桌板,示意应玉华回神。

感觉到小桌板的敲击震动,应玉华抬眼看向姜凌。

姜凌示意她在卡片上写下答案。

应玉华在上面写下的,不止一个字。

是,他很难受。他想过戒的,但他做不到。

姜凌将另一张卡片放在她面前。

“你想过吸毒吗?”

这个问题,正是姜凌最为担心的。

前世她接触过一个案子。

一个恋爱脑女孩为了表达和男友同甘共苦的伟大,亲自试毒。她以为凭借自我意志和自制力可以成功戒毒,进而拯救男友,却不料她高估了自己。

毒品会刺激大脑分泌大量多巴胺,而多巴胺是兴奋、愉悦的钥匙。

体验过那种飘飘若仙的幸福感,人就会上瘾。

一次次体验过之后,大脑平衡被打乱,神经细胞受损,大脑机能不断下降,这种成瘾性就越强。

这个女孩没有戒毒成功,反而在毒品这条道路上越陷越深,她与父母断了联系,抛却了自尊、舍弃了身体,不到两年便因为过量吸食死在出租屋里。

因为不知道前世应玉华的命运,姜凌很担心她会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

应玉华在卡片上写下了一个字。

不。

关心则乱,姜凌判断不了真假,转头看向李振良。

李振良摇了摇头。

他一直在仔细研究应玉华的笔迹,她正常状态下的“不”字四平八稳,轻重适度。可是她这个“不”字,上面那一横明显往下方倾斜,最后那一点收笔很重,这代表她内心激荡。

应玉华在说谎!

姜凌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