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1 / 2)

北风低咽,掠起殿中垂落的锦帷,水波般起伏。

元嘉帝一手搁于案上,屈指轻叩。

沉香木的御案,触之如击玉,清越的三两声,是大殿中唯一的响动。

良久后,元嘉帝长长地叹了口气。

“虽早有所料,此际当真闻言,朕……犹觉刺耳。”他语声低沉,神情是少有的寥落:

“朕从不敢以明君自居,然,朕总以为,朕还是有些眼光的。朕选派的官员、封赏的勋爵,皆当配得起这高官厚禄。不说让他们为国分忧吧,至少也不能给朕添堵,令大楚蒙羞。”

他捏紧眉心,面上糅杂几许失望:“那兴济伯世子,朕也是常见的,瞧来就是个英气勃勃的儿郎,谁想他背地里竟是如此……”

他呼出一口浊气,放下手,蹙眉不语。

便在他叹气时,裴恕已然起身,此时便上前两步,叉手道:“陛下,此案可需移交刑部?再不然,交由府衙处置?”

“朕看用不着了。”元嘉帝面现疲色,抬手又去捏眉心,声音亦疲累:“永宁那里,朕总须有个交代。再退一步,就算交予刑部或府衙,也不过叫他们白得罪人,倒不如朕一人担着便是。”

第434章 皇家计划

陈滢略一凝思,便知元嘉帝之意,一时间也说不出是何滋味。

“违法必究”这种话,在大楚朝,只适用于普通民众,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终究无法实现。而此案,恰恰涉及半个皇族,自更不能“与民同罪”。

此等情形下,元嘉帝的处置,竟是上上之选。

若把案子交给别的部门处置,仅是永宁长公主在上,就能扯皮许久,严不是、宽不是,官员们略有动作,便要得罪人。

人皆有私心,这些官员自比不得元嘉帝的胆魄。

此外,此案宜快不宜拖,越往下拖,变数越大,尤其是小臻的人身安全,很难得到保障。

元嘉帝想亦深谙此理,故才有此一说。

“臣请陛下定夺。”裴恕躬身道。

陈滢不由望他一眼。

裴恕对本案的关注程度,出奇地高,原因何在?

此刻,元嘉帝终抬眸,温和的脸上,不见情绪:“裴恕接旨。”

裴恕立时撩袍,单膝点地:“臣在。”

“着威远侯裴恕,领龙骧卫五十,与孙朝礼前往兴济伯府,宣世子夫妇即刻觐见,不得有误。”元嘉帝稳稳坐着,精华内蕴的眼睛里,锋锐隐隐,利芒如箭。

“臣接旨。”裴恕躬腰,醇厚声线,似从极低处传来,震得人耳鼓作响。

元嘉帝“唔”一声,手中已多出一枚龙纹令牌,抛去案前:“凭此调兵。”

裴恕双手接过,利落地道:“臣遵旨。”

元嘉帝挥挥手,裴恕即转身,向陈滢望一眼,目色殷殷,似有安慰之意,旋即大步离去。

元嘉帝此时又唤:“贺大伴进来。”

贺顺安应声而至,元嘉帝自案上拿起早备下的一份诏书,淡然道:“叫人拿着这个,宣曹子廉、徐元鲁、赵无咎三人进宫,就说朕说的,有案子要他们审。”

贺顺安常伴他左右,极了解他的意思,闻言立时低声问:“陛下,可要奴婢收拾个地方出来给几位大人审案?人证可要带去候命?”

“准了。”元嘉帝挥了下手:“等裴恕回来了,直接把人带去审案,朕便在此等他们的消息。”

停一息,淡然拂袖:“朕要听到好消息。”

“是,陛下。”贺顺安的腰直弯向地面,心下“啧啧”连声,又是叹,又是不以为然。

兴济伯府这是要倒霉了,连带着永宁长公主也要吃挂落。

他不由暗自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