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细心,才会思量。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得遇恩人之女,那恩人如何了?恩人之女又怎样?是否与恩人家再续缘份……
信里一句未提,也正因为未提,才奇怪。
我慢慢从树下走近屋内,房门一光,隔绝了门外的阳光,屋子里有些清冷之气,我打开箱子,拿出装首饰等贵重物品的小匣子,从匣子里拿出他原来发给我的两封信,慢慢地摊开在桌子上。
相同的字迹,那两封信的文字却是随意飞扬的,有封信上不小心滴上了一粒小墨点,他也未在意,而这封才接到的信,字迹却透出一种庄重端方,似乎是考虑了很久或者是修改了重新抄录了一番才寄出来的。
可是……有何不妥当?
我摇了摇头,有些烦闷地将信都放进了匣子里,关上匣子。
这感觉还真恼人,我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奇怪,那种藕断丝连、患得患失的心情,那种明明不想去想,思绪却自动自觉地漂向那边的心情……我很想问问,难道心生思慕的女子,都是如我这般的心情吗?
竟也没个问处。
此后,纪玉又先后送了两封信过来,一封信是说因皇太后玉体违安,皇上为了给皇太后祈福,为了为国添新才,将会试提前了,都城中试子功课日紧。
另一封信是说会试已经结束了,试子都留在都城等放榜和殿试,大多试子心情也轻松了,交结友人的往来也多了许多。
但这两封信,也没有再提到恩人和他的女儿。
这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不知纪玉的往事倒还罢了,可我知道,他说的恩人拼死救了他的性命,对他是怎样的大恩,可为何他在信中隐约提了一句之后,却再也没提过。
纪玉,不是知恩不报的人。
我在桌前坐了半响,猛地站起身,寻到娘,对娘道:“听说下个月刘家表哥要往都城购书,我想跟去看看……”
刘家姑父爱书,每年开书局的刘家大表哥刘允都要亲自到都城给刘姑父买书,本来往年是要早些出发的,但今年因正好是三年一度的大试之年,天下才子云集都城,在才子聚会之地,文思碰撞,每年都会有不少好诗词传出,因此,刘允直到此时才上都城。
娘一愣,抬头看着我,眯了眯眼:“你是想去看纪玉?”
我坦然直视着她:“是。”
“理由呢?”
我咬了咬唇,低声道:“玉哥哥在信中提到,他得遇恩人之女……我细想,觉得里面似有蹊跷。”
娘神情冷肃下来,道:“你细细与我讲一讲。”
我将纪玉的书信和我的疑惑说了出来。
娘一听就怒了:“什么?纪玉他想另娶他人?!”
我叹气道:“娘,如今事事不清楚。”
娘想了半响,道:“你去了,又能做什么?纪玉的恩人虽没说是谁,可听他的话,他的恩人也是官宦人家,一个官宦书香门第人家的子女,想来也是知情守礼的,你并不又担心太多,胡乱猜忌也是大忌。”
我道:“娘,玉哥哥的品行我信得过,但是,若是他的恩人挟恩求报,玉哥哥又该怎么办?若我所猜所想不是事实,那最好不过,我只当出门去散散心,见识见识都城的繁华,若是所猜属实,我少不得为自个的将来争上一争……你放心吧,女儿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会钻了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