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2)

“……冬天的时候芥菜上都是白色的霜,光着手去摘,能将手冻得僵掉,用热水一暖,又麻又痛,不过那时的芥菜可好吃了,又甜又香……”

“……到了秋天的时候,山上可多野果了,红的、黑的……酸的、甜的……还有咸的呢,像盐一样,咸果儿可不能贪吃,吃多了会让人的嘴角都溃烂……”

讲着讲着,我回忆着那些田野之乐,倒忘记了车窗外还有一个令我畏惧如鬼的吕将军,越讲越顺溜,越讲越随意。

就是这些细碎又寻常的事情,吕夫人竟然听得很认真,兴致勃勃的,那丫鬟也是,一主一仆听得趣味盎然。

我讲得口干舌燥,接过云溪递过的水喝了一口,歇了口气,不由得问道:“夫人,难道这些你都没有听过吗?”

吕夫人摇了摇头,眼里有淡淡的向往:“我挺羡慕你们的,活得多自在……”

我暗叹了口气,这吕夫人看着花团锦簇的锦绣生活,竟连这些都不知道,真够可怜的。

不过后来我将这话与云溪说时,她的看法却和我不同:“吕夫人从小就锦衣玉食,使惯了娇婢奴仆的,她可不会十指长茧,可不会烈日下还得干活干到累得喘不过气,不会冬天冻得瑟瑟发抖……她穿的衣裳是我们见都没见过的料子,吃的是变着花样的山珍海味,带着农家一辈子都买不起的首饰花钿……读书人十年寒窗,女儿寻觅好郎君,为的就是这些――一朝人上人,权势、富贵……你说,到底谁可怜呢?”

这个问题……

我不知道。

不过,云溪说了:“得到这些,就可能失去那些,可怜不可怜,只看你选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而已。”

云溪说的道理总比我想得要深。

吕将军一直骑着马不紧不慢地跟在马车旁边跑着,偶然在风将窗帘扬起,能看见他的身影。

他目视前方,沉默安静,似乎在听着什么,也似乎没听,阳光暖暖地洒了一身,似乎笼着一层淡淡的光晕。

路上还遇上了吕将军的随从书安寻了来接吕夫人的马车,但吕将军见吕夫人与我们交谈甚欢,吕夫人意犹未尽的模样,便将书安和马车打发先行安排,吕夫人依然坐在我们的马车上。

交谈间,时间悄然流走,过得似乎特别的快,渐渐的影子开始向东倾斜,我们看见了郡城城墙高大的轮廓。

吕夫人的神色有些依依不舍,意犹未尽:“时光似箭,下次再要听你说书,可不知在何年何月了。”

我呵呵笑着,刚想说“若是夫人喜欢听,下次我再说与夫人听便是了”,突然想起车窗外的那个可怕的吕将军,忙只笑不语,这句话就被我扣克了。

倒是云溪接话问道:“夫人住在郡城何处?”

吕夫人笑道:“我住在尚文路陈府。”

我们几个人都愣了愣――纪玉正是在尚文路陈府家学里读书的。

云溪笑道:“好巧,我们也正巧往尚文路。”

吕夫人一怔,道:“你们也是往陈家的?”

云溪道:“这位纪大伯之子在陈家书院就学,是以他特意前去探望。”

吕夫人笑道:“原来如此。你们是……?恕我离开娘家多年,竟不知你们是谁……”

我留意到她说的是“娘家”,忙问道:“不知夫人是陈家的什么人?”

那丫鬟代为回答道:“我们家夫人是陈家的三小姐。”

我拍手笑道:“这可巧了,想不到原来夫人竟是陈家嫁出去的小姐,我们却与陈家并没有什么关系,可不敢高攀了亲。”

夫人笑道:“可不是巧了?只是我们陈家家学一向不太收外人,是以由此一问。”

我一扬头,骄傲地道:“那自然是我们纪哥哥才高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