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够用了?前几年老爷太太都在,压着底下所以没出事,可邵先生他们已经觉得吃力了。大爷又学不会这个,老爷本来在寻觅增添新人手,可天有不测风云……如今老爷太太都登仙了,您和大爷又各自守孝,老夫人在郑国公府养病,底下可不就乱了!”
杨戬心情糟透了,先没了孩子,又没了父母,奶奶生病,家里产业若是这个节骨眼上垮了,没钱养军队,只怕他离着完蛋也不远了。只是他来守孝事关重大,不仅是遵守丁忧制度,还有宫规约束,无旨不能离开玉皇庙一步,杨戬不由得焦心。
秦嬷嬷说:“娘娘快给陛下去封信,看能不能临时脱身回家一趟。”长宁倒比他还着急:“无妨的,我就能给你担保。你快回去处理家事,我去跟皇兄说。穆宁,备马!”
杨戬顾不得宫规,写了信交给长宁,自己装扮成长宁的随从,与她一起飞马回城,长宁去皇宫,杨戬直奔郑国公府,从侧门进来,摘了头盔便问:“奶奶几时病的?如今可好些了?”“姑奶奶好了,大小姐您随我来。”
后厅里,杨戬看着一条条消息,面色凝重,武家早没人了,红勇将军府就是个空宅子,武啸一死,武家后人只剩杨戬与泰和,郑国公老了,严芳又撑不起家,说是三家公侯,听着轰轰烈烈,实际全靠杨信夫妇顶着。尤其田矿商贸,杨信泰和不善此道,往年是武啸一手包办,因去世突然,杨戬还没彻底接手,京中各家趁此机会瓜分众多,矿业田地被吞并严重,眼下只是死保着几条主脉罢了。
彩蛋接正文 危机频出
【作家想说的话:】
收到长评很开心,再更一章。
【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一家事是百家事,历史周期律是逃不掉的
杨戬就是陷入了“泯然众人”的处境,才会患得患失。困在深宫无可施展,才会不信玉帝的承诺,才会为妃嫔们的恐吓而惊惧。也正因为杨戬再也没有了家世支撑,玉帝的不离不弃才见真心,后宫前朝围攻时的拼死相护才更令人动情。
彩蛋内容:
杨戬越看越冒火,铁矿对养兵何其重要?汇春矿竟然被硬夺了去!那矿按产量排不上名,可铁质极好,如今没了,往后亲兵装备什么?杨戬说:“趁着咱们兵精粮足没到末路,直接抢回来!”老夫人说:“打,我们自然是不怕他们。可对内妄动刀兵,只怕陛下那里……为着朝堂内讧,他前阵子刚下了令,你又不是普通外臣,除了丁忧还有内宫呢!这一闹只怕要吃亏的。”
杨戬琢磨半晌,严芳看他唇上起皮,起身倒茶给他:“侄女别着急,喝杯茶吧。”杨戬一口灌了,看着桌上的甜饼,忽然想起玉帝陪他守孝时,遇到过咸大姐,听她说起过田地被夺的事。如今他可不就是那个咸大姐的处境吗?
想想往来书信里玉帝讲过的朝堂近况,杨戬有主意了。
第171章,产业争夺,男女选秀,灌肠排泄,穿戴束具
第171章,产业争夺,男女选秀,灌肠排泄,穿戴束具
皇帝为中军兵器不够精良大发雷霆,难倒了一众经办人员,皇家矿坑不多,铜铁都不够用,如何有那么多精铁器?
在玉皇庙守孝的皇贵妃一封奏折上达天听,将护国公府名下矿坑全部上交国有,为君分忧。皇帝借机大加表彰,武杨严三家打合围,齐齐献上产业。苏嫔乖觉,往家里传信提点及时上交,平国公本就圆滑,不用皇后开口就将家中大半好产业交了上去。有这三家带头,玉帝势如破竹,其余人家也难免皇权掠夺,多少总要出点血,一些掌家人不成器早就只剩空架子的世家更是被收了个七七八八。
玉帝留下大部分,杨氏一派与陈牛两家的田产又以代天主理的形式放了回去,更为了答谢三家外戚,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