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忙说:“春围原本也是练兵之意,既然是为避免刀兵,武举推迟些倒也无妨。”玉帝也犹犹豫豫地说:“太尉,这刀光剑影的,恐怕对孩子不利。”杨信摇头:“陛下想左了。武举早开,京都安防无忧,才是最有利的。若再有舒氏叛乱之事,岂不更加危险?”兵部侍郎滕奇瑞说:“皇贵妃产期在四月,最晚也不过五月初,或可等长殿下满月之后,再开武举。”杨信说:“不好,武举乃为选拔天下将才,与科举是一样的,第一年是什么时间,往后也就定下了,若年年选在六月,暑热最盛之时,学生也苦,诸位大人也苦。”

“嗨,太尉想左了,咱们武人,本来就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天热也算测试武生的体能了。”杨信说:“就算兵将不怕,可武举也是考试,负责考试安排的礼部诸位大人都是文人,岂能叫他们受这罪?定在春天,本就是因为春天最合……”一句话未说完,杨信突然干呕起来。

玉帝忙叫传太医,平国公上前扶住杨信:“快搬椅子来坐下。”杨信摆摆手:“不妨事。陛下,容臣出去站一会。”玉帝看他额头冒汗,忙说:“太尉去耳房坐着,莫要冒了风。”杨信还待说什么,眼前忽然一黑,身子一软,倒在地上。

玉帝惊惧不已,又想叫杨戬,又不敢吓着他,好在太医来得很快,检查之后回禀:“太尉恐怕有胃病,冬日气虚,劳累过度便容易发作。”玉帝急得跺脚:“必定又没好好吃饭!今早你们用饭,他怎么也没吃?”若吃了,总不会是干呕。梁晶说:“回陛下,太尉今天来得晚,臣等快吃完了他才来。赵公公本要再去取一份,太尉说早上起来没胃口,不吃了。”姚国舅便叫小太监:“快去膳房看看,有好消化的粥汤端些来。”

玉帝又问:“怎么不见凯旋伯?”双合回来答话:“回陛下,这几日凯旋伯都去城外玉皇庙上香,告了假了。”“快去国公府送消息,就说太尉留在宫里住一晚,叫太医好生医治,请她们放心,再叫个太尉贴身的仆人过来,”又吩咐将杨信挪到景阳殿,“太医就不要回去了,留在景阳殿悉心照料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