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囊相授,希望她有朝一日能与她姥姥武娘子一般入朝做将相,兄妹俩相互扶持,总归是个照应。谁料狼羌使者来请求和亲,杨信自然如芒在背:“狼羌说,想效法古时王朝嫁公主给他们酋长,与大乾和亲。先帝的公主们,除了还在道观的长宁公主,都已招了驸马,今上一无所出,宗室女也没有合适的,若是和亲,必定是在朝臣家中选了。”因大坤多女将军,已多年不闻和亲之事了,杨戬不过十九岁,一家人都紧张起来:“陛下是铁了心不和亲吗?”杨信说着自己的判断:“今天上朝时,国丈夫人进宫了,看来是想通过皇后劝陛下改变主意。”杨戬便问:“狼羌今日才提出和亲,国丈那边就全线出动,莫非早和狼羌使者见过了?”杨信还未回答,宫里来了太监:“陛下有旨:三年守孝期已满,今奉皇太后懿旨,选纳妃嫔充容后宫,包括帝京在内十五省,凡官家女子,十五岁至二十五岁未聘嫁者,皆入宫待选,不得有误,钦此。”
送走了太监,杨信一家关起门来商议对策。老夫人先说:“安和是要入朝堂的,怎么能进宫呢?”杨信说:“去是必得去一趟的,不好抗旨,但陛下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下旨选妃是为什么?”武夫人说:“要不,你私下里面见陛下一次?”杨戬说:“先不忙,父亲可知道宫里选妃是个什么流程?”老夫人说:“按照旧例,各家女孩送入宫中,是直接住在后宫里,每日有宫女嬷嬷服侍,顺便教宫中基础礼仪,这个预备时间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两月,而后才是面见陛下,选中的查问名字家世,登记入册,落选的赏给绸缎。选看结束后,皇帝便指派嬷嬷到中选之家教导宫规,礼部拟定吉日,一起接入宫中。”
杨戬慢慢点头:“这么说来,到时候陛下是只看脸,不看家世,看中了脸才问是哪家的。这就好办了。”杨戬又对杨信说:“父亲在陛下面前万不要提我,陛下这次选妃,或许也有太后皇后两派都主和的缘故。他既想要后宫有主战派妃子,父亲又是主战派里头一人,我就很危险了。”杨信也觉有道理,便答应了,又说:“连年不太平,陛下突然选妃,也许会遭到反对而搁置。”“不然,父亲看得深远,所以忧心忡忡。但眼下大坤国力强盛,虽有些旱涝灾害,国库充实,官吏也还能干,既无内乱,赈济又及时,元气恢复得也快,比起立国前的民不聊生,却是百年太平盛世。只怕这次选妃热闹非凡,”杨戬说,“全国官吏的女儿都参选,在父亲看来是浪费钱财,在待选各家看来却是飞黄腾达好机会,所以必定踊跃送女。人一多,我就更容易蒙混过去。我在宫里那几天,只管低头做人,要多窝囊愚蠢有多窝囊愚蠢,陛下一个满腔抱负的少年帝王,绝对不会想在后宫再安置个姚国舅了。等他选完了,我是哪家的也就不重要了。”一家人都笑道:“偏你机灵。”
【作家想说的话:】
由于作者这个老色批对历史的了解非常浅薄,知识来源除了课本就是地摊上的盗版《中华上下五千年》之类,所以直接把帝戬传送到架空王朝,一来不用再管史实,太后皇后和我们的贵妃娘娘都可以尽情作(搞)妖(黄),二来朝代受唐僧取经限制,如果放正史朝代,只能设在取经成功之后的朝代。既然不能设在汉唐这种盛世,后头宋明历史又凄惨,何况我也不熟悉,搞个黄还要想女人受欺压国破又家亡之类的糟心事,实在是跟自己过不去,所以干脆还是架空吧,就像海棠春睡里跑去三千小世界一样。
文中为了省事还是用玉帝杨戬,但他俩忘记前尘不认得彼此。别人提杨戬用“她”,叙述仍用“他”
四: 杨戬入宫待选,遇见疯人和故人
四: 杨戬入宫待选,遇见疯人和故人
杨戬所料不差,圣旨一出,百官果然对此极为赞成,皇帝今年才二十三岁,后宫只一个皇后,余下的不过小猫三两只,大把的位置空着,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