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受不住。普通百姓之家,也要忌荤腥糖油,孕期如何使得?朕虽无缘得见孙儿,也当为之积福。”
玉帝看向继业:“自朕往后,官民之家,无论大小丧事,不可使孕妇、老人、病弱者同守丧礼。朕的丧事速速办完就是,不要铺张,哀乐久了坏人心情。臣民之家,若有已定下的喜事,朕拖拖拉拉的,害得人家改换日子就不好了。”
继业点头:“是,甥儿记下了,无论官家民家,凡老弱病残孕者,皆免除每日聚集跪拜,饮食也不禁荤腥,市面上糖油铺子仍旧开着。命妇女官有孕者,不必入宫跪经哭灵,不必随同往地宫送葬。有喜事的,叫他们照常办。”
玉帝很高兴,拉着继业絮絮叨叨的:“是啊,譬如人家孩子满月,为了朕这死老头却不能好好庆祝,岂不可惜?都说死者为大,可生者终究才是希望。又比如有迎亲送嫁的,亲朋好友早都预备好了,猪羊喜酒也都预备好了,一改日子,这些东西就都坏了。那几年朕带着你大舅妈东跑西颠的,好几天吃不上饭是平常事,饿着肚子很不好受,你可不要浪费粮食。”玉帝此刻不像个雄才大略的中兴之主,倒像个平常人家劝导子弟的老人,继业鼻子一酸,点头应道:“舅舅放心,甥儿自己省俭着,也不叫他们铺张浪费。”
玉帝说:“外事朕已吩咐完了。邢嬷嬷。”
“在。”
“废除封穴旧例,朕的妃嫔们,不拘是谁,想出宫想改嫁,尽都由着她们,不可阻拦。留宫者,不许苛待,”玉帝叹息,“总共剩了也没几个人了,无论改嫁还是留下,宫中供养终生。倘若改嫁后受欺负,安和,你要帮她们。”杨戬点头:“陛下放心。”
玉帝仍然记得扎罗之乱,特意嘱咐:“不可以旧例逼迫嫔妃自尽,要叫她们安养天年。”
“是。”
玉帝又警告宗室与百官:“朕的牌位上别忘了刻皇贵妃与长安公主,待皇贵妃百年后,务必开启地宫与朕同葬。你们敢不遵旨意,朕就半夜显灵挨个闹你们!”
群臣面部抽搐,只得答应,玉帝却不知道这句话后来让大坤君臣为难成了什么样。
妃嫔们都围在床前,玉帝一一看过去,挨个嘱咐好好过日子。
待众人离开,玉帝连宫女太监也叫退出去,只留杨戬长宁穆宁,对继业细细说了太宗朝旧事:“所以,我的皇祖母行二,是你小舅妈的二姑姥姥。她还有个三妹,姐妹俩以前通过你小舅妈的母亲武啸联系,我们其实是一家人。”
杨戬一脸震惊:“你居然知道?”
玉帝也震惊:“你知道?”
杨戬只好说了最后那点隐藏的事:“我用药、会狼羌语,都是跟三姑姥姥学的。”
玉帝缓缓点头,又告知继业身世:“泰和爱你母亲,一生未婚,只有你这一个孩子。他没有和你相认,是因为当时长宁很害怕,不敢说出生父是谁。而你爸爸穆宁为了保住长宁,认下了这玷污公主的罪,又带着整个穆家支持你们,我们得知你生父是泰和的时候,已经给他俩指了婚,开始办喜事了。事已至此,总不能再让穆宁受委屈。这事是舅舅有错,希望你不要怪泰和,也不要怪你父母。”
继业含泪点头:“我不怪他们,也不怪舅舅。其实我一直都知道泰和舅舅喜欢我娘,也明白他把我当自己孩子养。但我没想到我真的是他的孩子。”
玉帝有些伤感:“泰和很爱你,他一直守口如瓶,我问他婚事打算时都没找到破绽。杨氏一门忠烈,泰和身死狼羌,虽然泰和与你小舅妈都说不在乎名姓后事,可你既然是杨家的血脉,将来总不能叫杨姓败落。记得留个孩子承杨姓嗣。这事朕会公开降旨,不会叫你为难。”
启新二年,太上皇驾崩,终年六十岁。
继业虽然遵循了遗命简办,但仍是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