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林派最让玉帝无从下手,只因背后正是郑国公府,子弟多出自杨氏三门与麾下将领之家。

无奈之下,玉帝打破三年一次的科举安排,三十年、三十一年、三十二年连开三次,不料次次都是春江府人数最多,算来竟然只剩被杨氏把持的武举还能公平录取。

朝堂上议论纷纷,不少人甚至提议废止科举,改为新式察举:“既然武人可以武举出仕,大可以再开六艺科,不拘诗歌弹唱,尽可以才入仕。”

杨戬回来后得知此事不由冷笑:“以才入仕是假,上下其手为真。若听他们胡言,则门阀又起。”玉帝深以为然。

还没想好如何解决这一堆问题,新的问题又来了。

玉帝和杨戬前期的辛苦换得大坤如今粮食高产,绸缎满仓,以至于普通百姓之家吃鸡不吃皮、猪肉嫌肥腻。甚至真有人如笑话里所讲,拿着绸缎擦屁股。

最可忧虑者,这些事乃是被当做夸赞天威盛世的功绩报上来的,禀报人:张继业。

“外头吃包子比咱们讲究多了,均均匀匀十八个褶,少一个就算不合格,直接丢掉,别说食客和大师傅了,要饭的都懒得吃!”当杨戬批评继业浪费时,得到了如此回答。

杨戬很生气:“既然还有要饭的,说明并没有富有到人人吃饱饭的地步,为什么浪费?”继业说:“不是的,他们是些懒汉,不愿意做活。反正要饭也能吃得很好,为什么要工作呢?”

杨戬一言不发吃完了饭,第二天就把继业丢去郑良田的试验田:“一个月不许回家,你给我跟着你郑大叔种地!郑良田,你给我听好了,他要是敢赖床,你拿鞭子抽!”又趁着守田士兵轮换的空把穆宁调来:“看好继业,不许他半夜翻墙逃跑。”

郑良田虽然已经懂了官场生存法则,但骨子里还是个埋头苦干的庄稼汉,他没有打孩子的习惯,只是每天早上做好饭来叫继业起床,然后带他下地干活。

穆宁温柔敦厚,每天和继业一个房间睡觉,晚上保护他的安全,白天跟他一起下地。

继业欲哭无泪,出海有好吃的酱鱿鱼,干活用枪炮,并不需要他多么辛苦。来了这里大家也很照顾他,可农活又脏又累,还要沤肥,推着那个犁把半天都推不动,别说继业,穆宁也没受过这种罪啊!继业看着爸爸替他干活,肩上被勒出血印子,背上晒爆了皮,恨不得把眼前三亩地的麦子全烧了。

可他知道郑大叔和他侄女那分布各处品质不一的田地里不光保留了大坤现有的所有作物种子,还有许多正在培育的新苗。这几处田地林地都是军防重地,日夜有杨家军驻守看护,随便一根“杂草”被他碰坏了,都可能导致某样种子推迟好多年才能出来。

郑良田的徒弟继承了师门传统,看继业不会干就认真教他,一遍不会再来一遍,比小舅妈还耐心。见穆宁皮爆了又忙着给他拿药,扶他去阴凉地歇息,弄得继业不好意思使性子,只得泪眼汪汪在田里晒太阳,心中无比懊悔,巴望着妈妈或者姥姥能来救他。

长宁知道继业被杨戬丢去田里后就围着太后转,保证一丝消息传不进康乐宫。太后眼里三四十的乖女儿还是她那个小宝贝,什么养孩子?她自己还是孩子呢!乐得女儿天天在身边,什么儿子孙子都没空搭理了。

杨戬遗憾于无法把所有浪费的人都丢去种地,只能抓了两官一商树典型:“你有钱,八十只鸭子吊一碗高汤也无所谓,你好好地把饭吃了,我断不会杀你。但你要是拿着粮食不当好东西了,我不管春夏秋冬,听见一个处置一个!”

朝堂上普遍觉得杨戬出手还是太过凶残:“殿下罚点钱便是,何苦来个菜市口处斩呢?”杨戬冷笑:“民以食为天,如今都想把天捅个窟窿了,还不该罚?这几个人缺钱吗?怕不是下次以谁浪费粮食交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