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还是那句得人心者得天下。朕若是个暴君昏君,打压什么都能失去这江山,用谁都是奸臣。百姓日子过得好,谁又会造反呢?”

杨戬很高兴:“正是这样。”

两人商议妥当,满心期待泰和再立奇功,然后回京安稳度日。不想不到半月,户部突然说没钱了,断了西军粮草供应。玉帝还在给户部施压,泰和密信又至,说兵将疲惫,抱病者多,他请了大夫,人往往刚治好没几天又病了,不知是何原因。

杨戬冷笑:“什么没钱了生病了,就是科举好处没拿到呗!以前读书,圣贤说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看都是狗屁!分明是有敌国外患,世家不亡!奸贼不亡!狼羌灭国,大坤从此东西两路畅通无阻。没了这个敌人,他们拿什么奴役恐吓百姓,占据朝堂捞好处?”

玉帝忽然明白了:“怪不得曹陈两家明明是军事起家,猛将甚多,却不停要求和谈。”

杨戬气得磨牙:“看着吧,只怕我这边也有人想和谈。这一场我们是真的势单力孤。”

果然不出杨戬所料,再商议征伐狼羌时,不但旧有的陈派极力主和,连红勇军也有不少赞同和谈。杨戬眼风一扫,红勇军偃旗息鼓不敢再多嘴,但朝堂仍是主和派占据绝对人数,甚至还有人提出了扶持极北天池的尸毒国来制衡狼羌的“良策”。

玉帝反倒安慰杨戬:“天定如此,狼羌气数未尽,非你我能强违。他们不愿打仗就到此为止吧,总不能教你与心腹亲兵失和。”杨戬颇受打击:“那些年我困在深宫,她们也不曾放弃我,怎么如今……”

“你绕住了。曹陈怕将军卸甲,难道红勇军就不怕?”玉帝叹口气,“我也明白为何狼羌总是灭不尽了。可见活到老学到老。”

杨戬第一次感到如此无力,甚至有些自暴自弃:“还学什么呢!左不过就是那些识时务的破道理!百姓觉得休兵好,不必受战时管控;大臣士兵也觉得休兵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好处捞。这朝堂打理不打理的,也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轮回,我又何必瞎操心!”

玉帝耐心哄他:“狼羌这一次元气大伤,怎么着也能消停个七八年。咱们用这段时间造船造炮,扶农兴商,将军卸甲也有好日子过,兵将就不会对着干了。”

杨戬大受打击,有些不信事情真能如愿,往后几日也懒怠出来,只在后头抱鹓扶玩。玉帝自去收拾扫尾,封赏功臣,营造一派顺天应人歌舞升平景象。

狼羌弃了王城,退往沙漠深处,杨家军占了此处,更名武威,成为左安州的前哨屏障,雷霆在右平州向北百里的中兴城驻扎。江碧瑶则率本部兵马返回余波未息的林海国,一则她手里兵马多是南人,不耐北地干旱;二来要巩固在林海的统治,监视鱼获动向;最后一条是她的私心,妹妹不会武,带着一帮兵油子,跟着烟花匠挖井炸山,她如何能放心?故而打仗时冲锋在前,悍不畏死,刻意宣扬出赫赫威名,再回守林海,五日送鱼七日送虾,也算给遥遥相望的妹妹一点支持。

有道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泰和也选择了继续在边关吃沙子,除了让妹妹在朝堂拍桌子更有底气,他心里还有个做梦都不敢说出梦话来的理由。近乡情怯,泰和原是不想赶着这时节回来,只是同袍的血不能白流,因此泰和将武威城暂交给邢怀恩打理,自己带了百十轻骑回京。

早在玉帝和杨戬还想努力拼出个孩子时,泰和便领了太尉职。这是皇帝不顾一切的偏心,泰和虽然感激,心里却也虚得很:他没有军功。不是资历浅,是根本没有资历。因此即便索要粮草,泰和的措辞也很和气。然而京中自不会因为他态度好就不难为他,要不是有“亲妹夫”时时过问,难保不会再吃一次腊月大败。

占领狼羌王城,灭林海国,挣下三十年来第一功,泰和的腰杆子邦邦硬,回京之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