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忙凑上来细看了看:“天威八年您端午节出去探亲,回来时对陛下说,‘家中无甚好物,便拿着艾草编了这个避瘟虫敬献陛下’。当时陛下很开心,还说,‘出去玩还记挂我做什么,安和送我什么都是最珍贵的。’这团草就是您编的那只避瘟虫啊!”

杨戬摩挲着已经毛糙的草叶边,那天他一心配药,所谓“给陛下亲制礼物”不过是个拦着人的借口,他又不会女红,绣不出香囊,打不了络子,因而只能在回宫路上拿着艾叶潦草编了个草虫应付事,其余节日物件都是宫里绣娘厨娘做的。杨戬想到了玉帝不会怪他没做女红,但没想到这个草虫子玉帝竟然真的收着了。

雪如盐粒一般打在头上、脸上,玉帝坚持不走,反复唱着迎接杨戬入宫时的歌:“凤兮凤兮从何来?家在福海住蓬莱。凤兮凤兮因何来?明珠飞落黄金台。凤兮凤兮梧桐伴,愿结同心不离散。凤兮凤兮长相守,青鸾本是和鸣友。”

椒房宫的门终于打开,杨戬站在他面前,手里拿着那团草。玉帝看着他,慢慢地走过去,试探地叫了一声:“安和?”“嗯。”虽然只是低低一声,在玉帝听来也仿佛天籁,一把将人搂进怀里抱住,玉帝声音沙哑:“安和。”杨戬终是软了,回抱住他:“陛下。”

众人欢天喜地,忙把玉帝迎进来,又备点心茶水,安排晚膳。太后听说两人和好了,大松了口气,也忙派人送来许多吃用物品,一时热闹非凡。入夜,雪花如鹅毛般砸在房檐窗台,玉帝抱着失而复得的宝贝,一样样认错:“我不该不考虑你的心情,明明你为我做了那么多,我却怪你不体谅我。”

杨戬忙说:“如何能怪陛下呢?陛下不必说了。”玉帝不敢惹他不高兴,忙换了话题哄他,杨戬心里却不平静,他不肯叫玉帝说完,不是原谅了他,而是怕听到玉帝说的话跟他想法不同,两人再次吵起来。

两人的亲密无间终是没有了。

因为刚刚和好,玉帝生怕又惹了他,说话小心翼翼,每一句都要仔细斟酌过才开口。可杨戬总是忍不住想,是不是玉帝心里根本不是这样想的,他其实不赞成自己的提议,他说出来的话是不是只为了迁就自己?

两人都小心地拿捏着分寸,不复往日的言谈无忌,很快,杨戬对面圣开始感到疲惫和不耐烦,厌倦了皇帝来看他。

可他又不敢说出这样伤人的话,只好装精神不济,劝他去别人宫里:“陛下把诚嫔禁足令解了吧,我又没个孩子,总是霸着陛下别人会说的。”

玉帝本想说有我在你别怕,转念一想,自己这样做,到头来被指责的还是杨戬,便拉着他的手说:“你放心,朕不会叫你难做的。”杨戬笑一笑,也不再问玉帝如何让自己不难做,只在心里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