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饭桌上就着油炸花生米喝小酒儿。

这种场景是一种典型轻喜剧场景。

童大妈对这个未来的女婿非常满意,她是一个典型的老京城大妈,一辈子伺候丈夫伺候闺女,但是并不意味着她愿意让自家娇养的姑娘再去伺候别的男人。

当会过日子的郑文跟着她进了厨房,自己独立炒了几盘相当不错的菜以后,童大妈看未来女婿就更顺眼了。

而童大爷看着自己的女儿陪着自己,坐在桌前用小酒盅喝老白干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愁。

按照老一辈的传统观念,应该是郑文陪着童大爷这位未来的老丈杆子喝酒聊天儿,自己家姑娘为了表示贤惠,要在厨房里帮忙做饭。

但是郑文一上来就说了,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爱闲逛聊大天两个男人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这场戏的最后是四个人坐在一张桌上,童大妈和郑文热烈地聊着,童大爷和童小乐惬意地喝着……

此时戏剧冲突已经逐渐开始显露,但却是以一种温情搞笑的方式展现。

但另一场高潮戏,则是两家正式开始准备婚礼的时候。

郑文的父母从上海赶过来,和童小乐第一次见面。

两位南方父母对童小乐这位北方姑娘并不是很满意……

电影中通过很多小细节和演员的细微表情都表现了这一点。

但郑文的态度很坚定。

于是,双方父母见面,开始商量结婚相关事宜。

这场戏中,南北两个家庭的地域文化冲突加剧。

从内心深处,郑文的父母还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回沪市,但是客观条件决定了京城这边的发展也更好一点,所以郑爸爸和郑妈妈希望两个年轻人能回沪市举办婚礼。

而童小乐的父母则生怕自己姑娘远嫁,他们希望能在京城办婚礼,理由是郑文的同事同学朋友都在这边……

从双方见面到筹备婚礼,再到在哪里办酒席,婚房、彩礼嫁妆,种种很现实的问题都向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扑面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