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电影人,因为随着入市,再到后来私营单位可以自己开片儿,传统的电影人很快在市场上就没有声响了。
他们已经彻底丧失了话语权。
真正到后来,话语权,甚至是审美导向,都越来越向非专业人士手中倾斜,说白了就是那些掌控资金的人。
当电影成为一种纯粹的赚钱工具时,如何保持自己的底线,如何维持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而不是让有些投机分子捞一笔就走,这确实是属于那些爱电影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电影市场还是蓝海市场,等到了红海市场的时候,很多资金就会流出,那时候电影产业就免不了要萧条,大潮退去,谁没穿底裤才能看到看得出来。
只不过到了那时候,真正爱电影的人还能有留存多少在这个圈子里,就不知道了。
后面池影也没有多说,她只想来看看马援朝,跟这位商业片导演的鼻祖聊一聊,看看不同的人对电影的未来发展是怎么看的。
说起来,池影每次拍完一部电影后,就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可她似乎也不敢歇太久,很快就要筹备新片,就像上了发条机器,转个不停。
就像韩主任说的那样,她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的活儿都干了,可她总是很焦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强大。
她这几年属于密集的输出,已经严重的伤害到自己的情绪了。这种高密度高强度的作品输出能够维持,得益于她前世的准备。
那时候,即使没在圈子里,她依然没有放弃创作。所以前世半辈子的准备,集中在这几年里输出了。
要按照普通导演正常的拍摄速度,要完成这四部电影,差不多有要接近十年的跨度了,但是她依然咬牙完成了。
池影在饭桌上也没有跟马援朝隐瞒,而是说了实话:“马哥,我可能要歇一段日子了……”
马援朝对池影的疲惫深有同感:“妹子,我要是你我早就趴下了。虽然我也是一年一部电影,但你也知道,我拍的都是同一种类作品,是我特别熟悉的题材和拍摄手法。这也更得益于我前半辈子的累积,你看我也这么大岁数了。我没办法像你这样,不同风格的大片轮流来,我受不了。所以我特别敬佩你,无论是精力,还是创作力都特别旺盛……”
“我感觉有点累,我可能要歇一歇,充实一下自己。所以我现在过来看看你,还有你手上的这部电影。”
“哎哟喂,这么说的话我可担待不起。”马援朝心里有点暗自得意,“我这部片子,也是想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来拍我想拍的电影。你说你拍《西行》是最放肆、最自我的一次,其实这部片子对我来说也是这样。
我以前看那些电影的时候,看到特别喜欢,印象特别深刻的时候,总想按照自己的手法来讲一下自己喜欢的故事。这部片子其实就是华语版的《哈姆雷特》,只不过背景放在华国古代了。说起来玩权谋这些,咱们华国人才是老祖宗,我们可以拍的更细腻更有底蕴,这些演员都是圈内的大咖,所以拍起来还是很流畅,我也很满意。”
马援朝就跟池影说起来了一些创作起点和想表达的东西。
他并不怕池影剽窃他的创意,因为他知道像池影这种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不屑于干这种事,他更期待是与池影通过这种电影的交流,来碰撞出一些思想火花。
其实池影的记忆中,前世马援朝也拍过这样的片子,不过后来反响并不好,有点主题不清晰。但至少没扑街,没赔钱,所以马援朝后面还是能拿到投资,接连又拍了几部大片的。
“马哥,你这部片子的主题是什么?你想通过一个《哈姆雷特》的故事来讲什么?”
“我这部片子的主题就是‘复仇与正义’。男主角是如何在困境之下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