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都会举行这种影展,不断筛选培养青年导演,为行业补充新鲜血液。

但是最先出头露脸的人,必然会最受重视,捷足先登!

这些参赛者完全没有看清楚状况!

举办方是华影集团、宏图影业这些真正的影视制片公司;还有剧本策划中心,这几年商业片的战绩有目共睹;而且总监也是明明白白打出了“池影”二字。

参赛者就应该觉察到这些主办方的喜好。

这些参赛者却依然按着自己思维定式,折腾些虚头巴脑,玄之又玄的艺术作品。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这种作品以后怎么能吸引观众,怎么在电影院放映……

想要制片商给你投入的话,必然是希望你能替人家挣钱,否则留着这钱干点什么不好,还真会为了艺术不惜牺牲金钱不成?

所以拿着这些作品来参赛,明显是无用功了。你一个故事都讲不清楚的菜鸡,谁还会给你砸上真金白银,单纯就为了满足你自己那些艺术“表达欲”?

池影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收上来的作品大致分了三类:第一种就是这种不知所云的“艺术向”作品,完全与他们举办这个活动的初衷不符,所以池影毫不犹豫把这波儿作者踢出去了。

还有一种就是非常娴熟的能讲一个完整故事的“商业向”作品。

这中间就像一直跟着陆伟拍电影的钱师妹、李师弟……

他们之前也得到消息,会有这次影展,所以更能把握机会,积极争取自己能独立开片的机会。

两个人分别送了时长10分钟的短片,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讲得也非常精彩起伏。

除此以外,还有一位电影学院摄影系在校的师弟,作品的完成也不错,这位师弟还比较另类,完全是用DV拍完整部作品的。

除以上两种之外,还有一些能介于两者之间的作品。并没有玩所谓的意识流讲,但是讲故事的能力稍差一点,或者题材也和池影她们的取向不一致。

比如说,有一个参赛者目前已经是在社会上参加工作了。但是他拍的东西虽然跟这次影展目标不太相符,但确确实实也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名字就叫《云》。

就是对着天空拍一场雷雨,从开始云的聚集,再到乌云密布,再到暴雨倾盆,最后云开雾散,彩虹出现。

前前后后大约8分钟的时长,看得出来作者是花了心思的,就是用快镜头展示了整场云的变化过程。

能拍出这样的作品,也是投入了不少心血和资金的。虽然最后展示的只有8分钟,但是那是因为用的是快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