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有戏曲背景的演员,她是鄂省出身, 从小练的就是黄梅戏,所以应付这些场景还是很不错的,多年的功底捡起来也没什么太大难度。
池影又看了一会儿,皱了皱眉头, 就喊了“停”。
像何艳玲的戏, 池影一般都是很满意的, 很多数都是拍一条保一条, 两遍就过了。所以何艳玲见池影喊停,心里有点慌,连忙问道:“池导,我有哪里不对吗?”
池影沉吟了一会儿,她在想怎么表达自己的要求,然后就说道:“何老师,你平常的表演都没有问题,但是这一段戏曲的整体演绎有点不太对……
我不是说你的唱词,而是你的整体形象、走步还有身段……”
池影回头看了看,就把站在边上的卫小敏招过来:“小敏,你刚才也看了何老师的表演,你觉得有哪一点跟你平常唱的戏不太一样?”
这段时间卫小敏和付远琛天天晚上偷偷凑在一块儿练习,她已经很适应剧组生活,而且变现提升也很快,再加上她本人演起戏来很有灵气的,所以池影对她非常满意。
卫小敏想了一会儿就说:“何老师好像不够‘乡’气!”
何艳玲愣了一下,她没想到会是这个原因什么叫不够乡气?
池影又进一步解释道:“何老师,像您以前唱的是越剧,讲究的是典雅柔美,更抒情一些;但是黄梅戏来自于乡间地头,它讲究的是质朴活泼,就像民歌一样。
您刚才唱的这一段《小辞店》,它讲的是卖饭女“柳凤英”的故事。她一个是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的女性,不像梁山伯和祝英台这样的大户人家出身的千金公子。所以她整体的语调,更硬朗更明快,或者说是更生活化一些,俗一点。
这个唱段更贴近于自然,生活化表情和肢体语言。像您这边平常讲究的是身段柔美,动作优雅,就像小敏讲的一样,你这段表演不够乡气。”
何艳玲一下子就明白了,其实就是说她穿着这身戏服,演绎的是一个社会底层的村姑,而不是千金大小姐,有点过于“雅”了。
“还有就是,您要注意这里的主要氛围。”池影接着解释道,“之所以周老爷会选独自欣赏《小辞店》,是因为这个剧目其实讲的是一个有夫之妇和一个有妇之夫的爱情故事,到故事最后,又涉及到的也是恶性的案件。
这部戏在清代出现的时候,很受社会批判的。因为那时候社会还比较封建,对这种背德之恋是非常排斥的,违反了礼教精神,所以公开场合不能演,包括建国以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国内才解禁了这部戏。
所以,周老爷请了戏班来唱堂会,平常唱的都是《女驸马》、《天仙配》这种传统剧目,而《小辞店》是唱给他一个人看的,满足他的某种癖好,你懂吗?这种场景的氛围是一种暧昧的、禁忌的。”
何艳玲又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行,池导,我明白了,麻烦您给我20分钟,我再组织一下,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