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东大教养学部’,其的前身就是旧制第一高等学校。也就是说,是个高中来着...嗯,说高中也好像有点差别,其生态位更像是预备学校?
对于林千秋来说,开学后第一件事不是别的,而是看房子。
林家在台东区谷中一带,东京大学驹场校区在目黑区北部。从林家到驹场校区,搭乘公共交通,如果将末端步行的时间也算上,单程也要近一个小时了。如果私家车出行,单程是半个小时左右。
这个距离其实有点微妙,好像住家也可以,附近租房也行。真要说的话,东京的上班族多的是单程通勤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甚至就连高中生,也有上学路上就要用掉1个小时的。不过,如果经济条件宽裕,谁又想每天浪费一两个小时在通勤上呢?这毫无意义啊!
而且这也不只是浪费时间的问题,林千秋还轻微晕车,不到对交通工具深恶痛绝的程度,但也是能不乘坐就不乘坐的。
所以林千秋确定被东大录取后旧决定了,至少大一大二阶段会在学校附近租房。至于之后,转移到本乡校区的话,倒是可以回家住。因为本乡校区到谷中林家,骑自行车通勤可以控制在单程20分钟之内,这就比较舒服了。
而要在学校附近租房住,首先就要决定是否住学校宿舍。日本的大学学生宿舍,和华夏的概念不太一样,大多不在校区内,所以比起校外租房,没有距离上的优势。本质上,它和学生自己租的公寓差不多,只不过邻居基本是校友,相对安全方便。
另外,到底是‘学校宿舍’,对内部学生肯定比租房市场上同等条件的房间要优惠一些虽然以华夏大学对宿舍的定价来说,这要昂贵的多,也不是轻松能负担的。
也就是这种优惠和方便,日本的大学宿舍,一般称之为‘**寮’的,在学生中是供不应求的,需要抢!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当下,尤其如此。因为此时正逢战后第二波婴儿潮上了大学,大学纷纷扩招,然而学校扩招了,硬件却有些跟不上。
要知道,这期间,甚至因为以前的大学大多在城市比较黄金的地段,他们就是想扩建都没有余地,不少大学甚至迁到郊区去了!所以,一方面是建设速度跟不上,另一方面就算是有心大搞基建,也受困于基本条件...总之,教室、实验室等都总是很挤,更不要说学生宿舍这种优先级比较低的设施了(日本大学并不讲究‘包住’,所以优先级不高)。
林千秋觉得自己抢不到宿舍,也是自己现在的经济条件不需要抢宿舍,所以根本没有尝试申请宿舍,直接就在东大驹场校区附近的房屋中介做了登记。要求是步行5分钟内能到学校的房子,适合单身女性居住。
前者不用说,是硬性条件,后者其实包括了很多动态的条件...综合来看,符合要求的房子不会太多。不过对房屋中介来说这不难,因为林千秋没有在预算上设限一般他们遇到的租房子很难找到合心意的房子,也不是条件太多,而是条件多的同时,预算还很紧。
“...大概是一位大学教授家,或者医生世家的千金?我猜的,因为气质真的很不一样,真的,你们要是见到了就知道。”负责林千秋这个客户的中介在带林千秋去看房这天,林千秋来之前,还和同事们谈及了她。
同事忍不住抱怨:“真是嫉妒啊,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这种幸运儿,富家千金,东大学生,按照你的看法,长得还很美,气质也绝佳。这部就像是田中康夫那部《总觉得,水晶样》里的女主角了吗?小说里的女主角走进现实啊...这个世界上的幸运儿那么多,为什么就不能多一个我呢?”
《总觉得,水晶样》是1981年出版的小说,出版的时候被文学界批判得厉害!文学界普遍认为,这就是一本‘商品目录’,一本薄薄的中长篇小说,居然有440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