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到现今,逐渐成长为接近法国香榭丽舍大街和美国第五大道的繁华购物大街。
而除了购物,这里也兼具餐饮娱乐的功能,在大楼中有着电影院、画廊、餐厅、咖啡厅等,当然,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夜总会、酒吧、歌舞厅不过,要说餐饮娱乐,尤其是餐饮店,还是主街延伸出去的小巷子里最多!
如果说歌舞伎町象征的是平民文化中的光怪陆离,那么在银座,有的就是属于有钱人的声色犬马。
当然,也不止是声色犬马那么简单。实际上这只是日本交际文化的一部分,社会交际总要有一个可以容纳应酬的地方。很难说一个公司的庆功会,又或者一个大家族的忘年会之类,场面就会很‘高能’。
林千秋他们这些学生的聚会,选在银座的店里,似乎有些夸张?然而也不能这么说,一方面不是主街上那些非权贵不能问津的场所,一些年轻的富二代本来就经常来的。另一方面,也是时代变了啊!
在来之前,林千秋和长谷川香织打电话时就聊到了这个,长谷川香织在电话那头,用一种‘吃惊’的语气对林千秋说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我知道家里的长辈都会光顾那种级别,甚至更高级别的店,但我根本没想过,会在进入社会,甚至进入大学前走进去。”
“你知道的,我家住的地方离六本木很近,每次陪妈妈购物,甚至可能就在离六本木5分钟步行路程的地方。但即使是这样,我也从来没踏进过六本木一步,这方面我是参考了我姐姐,她第一次去那种地方玩,是大三时的事情了。”
“...最近风气好像完全不一样了?怎么说呢,就是大家一下子变得有钱又大胆了,好像突破了某种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障碍。就是一夜之间,去再贵的店也无所谓了,买奢侈品商品更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觉得年纪小就不能进行那些消费。”
“前几天看报纸,说我们是第一代零用钱可以超过10万円的青少年。当时觉得很夸张,或许是有零用钱超过10万円的家伙,但非常罕见,少到其实没什么讨论的价值。但现在想想,那种有钱的富家子弟或许不多,但也没有想的那么少吧。”
林千秋是站在‘后来者’的角度看问题的,所以完全理解长谷川香织这番话,她甚至可以比长谷川香织看的更深说的明白一些,日本人现在是真的富起来了,只不过察觉到自己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国民之一,以及相应做出消费习惯上的改变,是会滞后的!
实际,日本六十年代末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GDP计算的结果,这当然就排除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也足以说明当时的日本是什么情况了),然后八十年代末,占全球经济比重达到12%。
而同一年,美国经济体量占全球比重也只有27%。看起来是日本的两倍还多,完全不在一个层面?实际不然,美国人口可远不止日本的两倍!按人均创造的财富,那时的日本已经超过美国很多了。
虽然一些富有小国的人均GDP都是高过美国的,但日本和她们还不太一样,毕竟日本1968年的时候人口已经破亿了!即使以华夏人的眼光,总觉得日本是‘小国’,也无法否认,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日本放在世界上来说,体量都是不小的!
她这个体量的国家,其实已经没办法按照欧洲那种高GDP富裕小国来看了!能达到如今的经济体量,再加上国内贫富差距很小(在这个年代确实如此),日本普通人放在世界上确实是很有钱那一批了...换句话说,他们花钱可以更‘大胆’一些。
于是度过了八十年代的最初几年后,风气好像一夜之间就变了。实际上,后世将1984年、1985年看作是泡沫经济文化的转型期,这一时期就是充满了割裂感!一方面,世界还具有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