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了。
当然,从外界来说,倒不觉得‘林雪堂’这个作家偷懒了。林千秋上一本小说《我要上东大》,也才出版10个月不到,累计销量已经有八九十万册了,说畅销、受欢迎绝对没问题。这种情况下,她这个作家在业界依旧很有存在感呢!
而且作家作为创作者,创作时间就是很难确定的,不然就没有那么多拖稿的连载作家了。‘林雪堂’上一本小说出版10个月后,她依旧没有新作问世,根本没人觉得这有什么的10个月有什么好着急的?虽然也有一年出几本小说的,但更多是一年出不了一本小说的小说家呢!
然而林千秋的主观感受不以外界看法转移,她是想到了之前下的、每天至少写一两页原稿的决心...虽然准备大学考试这种事是没办法了,但这始终是让她打破了自己最初的决心、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任务。
然后,林千秋也是一年左右没动笔,自己想写东西了。
所以到当下,林千秋开始考虑起写作的事她很快有了两个想法,一个是‘乡夏日记’系列续作,已经出了《乡夏日记》和《食欲之秋,收获之秋》两册,现在当然可以跟着出早有预计的‘冬’‘春’两本。
这个是最简单,也最稳的,毕竟两本前作都那么受欢迎,只要质量不差,销量和口碑都不用担心。而且这也算是早有腹稿的东西,完成起来都不用花太多心思的。
然而就是这一点,让林千秋有点儿不是滋味!简单来说,她一年左右没动笔写东西了,一些想法都压不住了,就像写个过瘾!这时候写一个早就有腹稿,不怎么需要花心思得东西...她怎么甘心?都有点儿打不起精神来了。
所以只是稍微考虑,林千秋就决定两本一起写了。主要写思路上不好断的普通小说,兼写那本图画日记毕竟那说‘写’都勉强,多数工都在画画上,林千秋的想法是,那种小幅水彩就慢慢来,像作业一样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画完一幅好了。
至于所谓的‘普通小说’,她想写一本娱乐圈背景的小说。不过不是现在有的小说、漫画里那种悬浮、虚假的娱乐圈小说...不得不说,娱乐圈处于聚光灯下,早就有各种文娱作品将其当成是故事发生舞台了!但在八十年代的当下,这些小说对娱乐圈的描述都很奇怪。
要么将娱乐圈造梦的特质带到了小说创作中,仿佛娱乐圈也是那么美好的地方,有的是努力、奋斗、光明的未来,大家都是好人来的。这一点,在漫画作品中更常见,这也不奇怪,这时候漫画的读者更低龄,甚至都没什么成年漫画读者的,就只能迁就了。
要么就极端黑暗,往阴谋论的方向去的都有,仿佛那个时间里就是各种见不得光的交易。为了一个角色、一个机会,所有人的人性都扭曲了...这方面,《W的悲剧》可以说是代表之一了,甚至《W的悲剧》还算收敛的了!
林千秋想写一个真实的娱乐圈故事,就在这种真实的质感中,主角一步一步往上走,同样可以很励志,甚至...更励志!
而写这样的故事,林千秋相比起此时的同行,那是有优势的。毕竟这个时候的娱乐圈对大众来说是一个黑箱,大家了解娱乐圈只能通过电视、纸媒,基本是人家想让大众知道什么就传播什么,而且特别容易形成统一认知!
这一点看几十年后,很多人对古早娱乐圈的认知就知道了,总觉得老艺人就是德艺双馨的,新人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其实老一辈只有玩的更花的!只不过那个时候掩盖丑闻、经营人设比互联网时代更简单,只要搞定有数的电视台和主要报纸杂志就行了。
不像互联网时代,尤其是之后的自媒体时代,根本没法捂嘴!最多就是发动水军,加以引导,但也动不了‘大势’。
而且老一辈的劣迹,就算被电视、报纸、杂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