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1 / 2)

元嘉帝两手扶案,眸中的那一点笑意,须臾淡去。

“原来如此。”他不紧不慢地道,眸光一转,望向御书房的另一侧,又是一笑:“这般说来,你两个倒也真是心有灵犀,竟在同一日、同一时来见朕,可见有缘。朕这根儿红线,可没白牵。”

这话大有玩笑之意,裴恕身如山岳、动也不动,落后他一步的胡宗瀚,却拿眼角余光往旁瞧。

方才进御书房时,他便发觉,面圣之人,非只他两个,另有一穿戴华丽的女子,亦立在御前。

虽只匆匆一瞥,可胡宗瀚自来眼神儿极好,一眼便断出,那女子是个姑娘家,梳着双鬟髻,腰畔的玉珮看着就挺名贵。

此时再听元嘉帝所言,他不由得愣了愣。

尚未及细思,一道干净的语声,已然飘入耳畔。

“臣女亦未料到,能在这里遇见小侯爷。”说话的是那少女,一口标准的官话,咬字清晰,听着就水灵。

胡宗瀚蓦地恍然大悟。

怪道陛下说“心有灵犀”,又说什么“红线”。

原来,这说话的姑娘,竟是指婚裴恕、市里中人送外号“神探姑娘”、宫中别号“八十五斤”的陈家大姑娘、陈劭陈大人之长女陈滢。

这小夫妻御前相见,也真够奇的。

胡宗瀚咧咧嘴,到底记着这是御书房,没敢笑出来。

元嘉帝倒是又发话了,只听他语中带笑地道:“纵使朕觉着,未婚夫妻同处一室,并无甚不妥,只到底尚需顾及礼制。”

他叹口气,面上笑意倒未减:“那几个刺头儿正愁没由头撞死在大殿里呢,朕可不想叫人给他们扫脑花儿去。”

他摇了摇头,将食轻扣御案,“笃、笃”数声,和着他温和的语声一并传来:“这么着吧,胡将军留下回话,威远侯去偏殿候着。”

“遵旨。”裴恕与胡宗瀚齐声道。

元嘉帝笑了笑,又吩咐:“贺大伴,先把两位将军都请下去,换身儿干衣裳,莫冻坏了我大楚的虎将。”

贺顺安忙应声“是”,笑眯眯领着二人下去换衣裳,这厢元嘉帝方转望陈滢。

那一刻,他唇边的笑意,并不及眼底。

“这钗子的来历,你查清了?”他问,垂目望向御案。

案上放着两沓纸并一只木匣,其中那木匣盒盖半启,露出了里头的两支旧珠钗。

正是此前自残女尸身上留下的证据。

陈滢今日面圣,便是为着此物。

第617章 五份口供

“启禀陛下,经多方查访以及问话,臣女一共拿到了五份口供,便是陛下手边比较厚的那一迭纸。”陈滢恭声道。

元嘉帝“唔”了一声,将她所说的那沓纸拿起来,翻看几页,眉头动了动“倒是挺齐全的。”

微凉的语声,并无太多情绪。

陈滢面色平静,自袖中取出简报,扫了两眼,道“这五份口供的提供者分别为永成侯老夫人陈许氏、信阳侯老夫人刘佟氏、鸿胪寺卿常大人家中老仆吴惠氏、顺德府平乡县‘千里香’榨油坊马程氏,以及顺德府广宗县民户李程氏。”

话音一落,元嘉帝翻看口供的动作亦停住,抬眼望她,眸光淡极近无“从你拿到这钗子,到你给朕递折子求见,这期间,你就是在问这些口供?”

“是。”陈滢躬了躬身“前三份口供是在京城拿到的,拢共也就花了两天功夫,可后两份口供,是臣女委托威远侯帮着查的,因后两个证人都在外地,所以花了些时间。”

元嘉帝点了点头,静了片息,忽尔一叹“你这办案子的精细劲儿,也真是叫人没话说。”

陈滢听不出这话是褒是贬,只得沉默。

好在,元嘉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