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1 / 2)

想通这一节,陈滢不免又疑惑。

陈劭从头到尾未出一语,如果不是罗妈妈来了,陈滢还不知道李氏知悉此事。

陈劭的态度,算是默认了?

一念及此,陈滢的心情便有些复杂。

虽然陈劭是她这具身体的父亲,他们有着血缘上割舍不断的关系,可是,越是与陈劭相处,陈滢便越觉得,看不透这个人。

在许多事情上,他显得很不负责,言行举动亦悖于陈滢对古代封建大家长的认知;可有些时候,他又很细心温柔,对儿女、对妻子,皆很关爱。

纵使陈滢知道,从理论上讲,人是多面且复杂的,不能简单以好坏来划分。可在此事上,陈滢倒希望着,陈劭是简单的、具备一致性的,而非如此刻这般,成为让人难以捉摸矛盾体。

她轻呼了口气,放下思绪,举眸四顾。

小径上,残雪已净。道旁是厚厚一重素白,数日北风刬地,雪凝成冻,瞧来有若冰晶。

她复又抬头。

晓光熹微,天空呈现出清浅薄透的蓝,朝阳被云拢住,云后折射出几道光束,照在雪上,是极美的月白色,裁下一片,便能作裙裳。

竹子桥下水波荡漾,桥边几树蜡梅开了花,枯冷枝头上,点缀淡黄透明的星,冷香拂鬓,沾衣欲染。

见她一径打量梅花,罗妈妈便陪笑道:“好教姑娘知晓,夫人才叫小丫头子折了好几枝梅花儿,说要插好了瓶儿,给姑娘和爷各送几瓶去。”

陈滢亦笑:“母亲最是细心,那我就偏了母亲的好东西了。”

一行人说笑着进院儿,李氏正在明间儿相候,早有小丫鬟飞跑去传话,又巧笑着挑帘唤:“姑娘快请进吧。”

陈滢进屋后,见李氏已然叫人摆好饭,两样粥、四样点心、六样小菜,每样分量都不太多,腾腾冒出热气。

“少吃些,先垫一垫,外头冷得很,吃得太饱了,灌一肚子风也不好。”李氏拉着陈滢坐下,回头吩咐紫绮盛粥。

陈滢向她身畔坐了,李氏摸了摸她的衣裳,蹙眉问:“怎么穿这样少?那……个地方,又不能乘车乘轿,只能走路,这天寒地冻的,吹坏了可怎么着?”

“无妨的,母亲也知道,我素来身体壮。”陈滢柔声安慰,又命寻真将衣裳包袱取来,给她看里头装的厚斗篷。

李氏到底不放心,命绛云拿来两个极精致的镶宝石鎏银手炉,交予寻真收了,细细叮嘱:“这里头搁着上好的银霜炭,每个够用差不多一个时辰的,用之前先拿火折子点了便成。”

寻真应了,将之收进包袱里。

李氏犹自不放心,左右望望,挥退从人,悄声问陈滢:“你这几日把自己关在房中,也不出门儿,连医馆也不去了,我怕扰了你,便没多问。如今却是想问你一声,我儿这是在忙些什么?莫不是那案子……很棘手?”

自方秀娥凶杀案后,李氏对陈滢所为,渐有了解,又曾数度与紫绮之长谈,就此得知更多的细节,是故相询。

这是她一片慈母心肠,陈滢自不会不答,遂柔声道:“倒不是为了案子,女儿是在忙别的事儿,不过,说到底,也与案子有关。”

“是何事?”李氏盯着她的脸细细瞧。

不是她寻根究底,委实是陈滢今日是要进宫,她这个当娘的不放心,总想多知道一些。

陈滢略忖了忖,到底说了实话:“我此次审案,涉及一个烟花女子,她是本案重要人证。我想着,等案子查清后,给她找条出路。”

“什么?”李氏大惊,旋即便沉脸拧眉:“这如何使得?好端端地,你与这等女子往来作甚?”

言至此,不免思及济南府之事,越想越揪心,肃容道:“阿蛮,你平素做的那些事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