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滢越发觉得有趣。
香山县主找来的帮手,居然连禁宫的第二道角门都挨不上。从这个角度来看,许老夫人有句话还真说对了。
今时不同往日,永宁长公主在陛下心里的分量,很可能没那么重。
天色渐渐地亮了起来,这一路花木扶疏、亭台轩丽,让陈滢真正感受到了皇家园林的气派。
过了御花园,再走了一小段路便是长乐宫,太后娘娘便住在此处。据许老夫人介绍,长乐宫是皇城最大的一所宫殿,由此可见,元嘉帝是个孝顺的皇帝。
陈滢来得很准时,才一到长乐宫的门口,便有一个面熟的太监迎了出来,正是去陈家传口谕的那一位,陈滢记得他叫蒋玉生。
吴总管停在宫门外,那两个小宫女更是退到了后头,蒋玉生向吴总管略点了下头,便转身在前亲自带路:“太后娘娘已经起了,正等着陈三姑娘呢。”
他生得浓眉大眼,形貌英武,还有一把很好听的声音,吐字间有若清泉般动听。
陈滢打起精神,微微垂首跟在他身后,走过宽敞的宫道,踏上高阔的台矶,进得殿中。
宫殿里点着许多灯笼,照得四下里如白昼般一般,脚下是绵延的薄锦青毡,视线的两侧时而掠进来月白色的纱罗,一缕淡淡的香气在鼻端回转。
那是月支香的气息。
陈滢又有些恍惚起来。
现实中的她,理应并不知道这种香。然而在梦里,在侦探先生破获的一起案件中,她却对这种香了若指掌。
原来,月支香的来处,是在大楚朝。
据陈滢所知,这种香产自边陲小国月支国,因产量稀少,极为珍异,“烧之百里,九月不散”,其香幽、沉、静、深,最宜于消夏。
思绪辗转间,脚下的青毡便到了尽头,陈滢停下脚步,在蒋玉生“跪、叩、起”的声音里,完成了拜见太后娘娘的大礼。
“哀家当是谁来了,原来是陈三姑娘。”仿佛从很遥远的地方传来了一个声音。
是上了年纪的美人的声线,带着些微的沙哑,尾音拖得长而婉转,好似美人描着长而弯的黛眉,那似有若无的停顿,便是转盼多情的回眸。
陈滢起身,恭恭敬敬地道:“臣女见过太后娘娘。”
“抬起头来给哀家瞧瞧。”太后的声音淡淡的,听不出喜怒。
陈滢遵照礼仪抬起头。
短暂的安静过后,太后娘娘轻轻“嗯”了一声:“罢了,不过如此。”
陈滢又垂下了头。
“听说你会断案?”萧太后看起来是个直脾气,说话也不拐弯儿,直来直去的:“哀家还听说,你还会审问人犯?”
陈滢垂首回道:“是,臣女确实会。”
萧太后没说话,但陈滢却能感受到落在身上的视线。
很迢遥、很辽远,仿佛与她隔了千山万水,让人觉出一种永远不能企及、只好仰望的感觉。
这就是所谓的赫赫皇权之威。
陈滢这样想着,嗤之以鼻。
皇权果真这样强大吗?
个人的权力,真的能够大到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
陈滢不敢苟同。
社会主义价值观告诉她,皇帝也不过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罢了,权力大了些,但绝没大到那种程度。
再是雄才伟略的皇帝,也离不开朝廷的支持,更无法独自转动国家这部庞大的机器。
萧太后想要靠这么点儿声势让人生出敬畏之心,从另一个角度看,似乎也是皇权本身并不自信的结果。
“用过早膳了么?”萧太后终于又发话了,这问题倒是很接地气。
陈滢便点头:“谢太后娘娘垂爱,臣女用过早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