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又听到了个好消息。

虽然这事不是直接在他们村落实,但也看到了希望。

丁果笑道:“既然有了先例,咱村估计也快了。三婶,要是真分了土地,您跟我三叔是准备承包出去还是自己种?”

彭桂花惊讶:“还能承包出去?大队里能同意吗?”

她倒是没想到还能这样操作,下意识里还是集体思想。

丁果提前给他们讲分产到户后的土地的可操作性,笑道:“土地分给个人,那就是个人说了算的,咋就不能往外承包?”

“是这个理!”彭桂花忍不住笑,“果果你这脑子就是好使,这让我们可想不到还能这么办。”

丁果汗颜,她也就仗着有点后世者的经验罢了,哪儿是脑子好使。

过目不忘也用不到这种事上。

彭桂花接着说:“回头我们先摆摊试试,要是真能挣出吃的来就把地包出去专心做买卖。要是我跟你三叔不是那块料,我们就老老实实种地,不想别的了。”

不过自家那边啥时候分还说不准呢。

现在想这个有点早。

现在想确实早了些,哪怕周边已经有开始施行的了,等丁志城带着小儿子来首都时,老家那边依然没有动静。

丁志城看着坐在凉席上跟他大眼瞪小眼的小孙子,嘴里跟彭桂花说着:“村里都闹了好几场了,大队长和书记就是不松口,直说再看看再看看,也不知道有啥好看的。”

彭桂花:“是怕这政策不牢靠啊?”

丁志城拿着拨浪鼓去逗小孙子,一边说着:“估摸就是怕这个,怕把地分了,回头政策又收回去了还得重新把地往回拢。人家半山沟大队就不怕这个,地分给各家,今年麦子收成是去年的两三倍。交了公粮各家的余粮也海海的,回头加上秋粮,人家一天三顿吃个肚子滚圆到年底也吃不完。”

他们村的社员听到这个数,眼睛都馋红了。

他跟三儿来之前,村里人又去大队闹了一场,可村里那老古董干部就是不松口。

怕这时候跟风,回头风向又变了,被抓典型批评教育。

彭桂花听着也馋。

粮食归自家当然比归大队香啊。

但干部不松口他们也没办法,先眼馋着吧,看看老天啥时候让他们大队的干部睁眼。

彭桂花又跟自家老头儿说起入秋开始卖炒货的事,说了丁果的建议。

丁志城笑道:“孩子的话都差不了。”

不过头一年他想自己种,不为别的,就想过把瘾。

好不容易地到自己手里了,咋着得让他这个老农民发挥发挥。

给集体干和给自家干,劲头都不一样。

彭桂花笑得不行:“你这干活的命!”

丁志城嘿嘿的笑:“没办法,种大半辈子的地了。”

接下来,丁志城又跟着大儿子在南方待了半个暑假,期间再去海市,丁大勇特意逗留了两天带着他爹出去玩了一圈,咔嚓咔嚓拍了不老少照片。

回到首都一边帮着接货、发货,一边跟着丁果学炒瓜子、花生、核桃。

学的还挺带劲,站在炉子前头挥着铲子,仿佛挥着对新事物的希望。

跟丁果道:“咱这儿花样多,这买卖准能行。”

丁大勇还联系了以前的同事,有跑东北的,让他们帮着收点干货回来,算算他们回来的时间,差不多也要入秋了。

抽着空还跟他爹分析摊子的安置点和产品的定价。

丁果则出了几个开业时搞活动的小点子,丁志城让大儿子拿纸和笔给他记下来,直说这些都是做生意的法宝。

丁果这个暑假跟蚊子往返了几趟羊城,新服装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