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的就看见蚊子手上牵着的大狗。
蚊子冲她笑了笑,拍拍狗头,道:“我家里养的狗,不咬人,但能吓唬人。”
蚊子的办法总是出人意料。
两人赶到蓬勃胡同,见到了邹家的男主人。
之前是区里工会的干部,现在回城后补了份体育局的工作。
看起来五六十的人能搞什么体育?说白了就是让他养老的。
这次去看房,同样遭遇了拦截,但有人认出了蚊子,是这片出了名的混不吝,一辈子找不上媳妇的坏青年。
蚊子的名声和她带的大狗在这次看房中起了关键作用,那些人虽然在旁边叫嚣,却不敢往跟前凑,只能骂骂咧咧地眼睁睁看他们逛了一圈,然后大摇大摆的离开。
流程跟三里河那边差不多。
邹家也因为一次次的闹剧少了很多心气儿,虽然比三里河那套院子面积大点儿,但最后谈下来的价格只比那边高了六十。
谈好价,就直接去办手续。
这边的街道倒是没人找丁果他们谈话,很麻利的把字签了。
之后又跑了趟房管局,签完最后一张合约,丁果交了钱,照例拿了三百给蚊子,让她看着安排。
蚊子对这边的人就更熟了,大家对她也熟。
人的名,树的影,有时候混不吝的名头比街道上的干部名头都好使。
况且不光有安置费,蚊子还凭借强大的人脉帮他们找到了新的落脚点。
甚至还搞了个紧张营销,受上次丁果分配安置费的方式的启发,她改了改方式,前六户先答应搬走的,不光给二十安置费,还会优先帮他们安置,位置也是她手里最好的。
后头的,安置费逐一递减,新的落脚点不保证,要么他们自己找,要么蚊子帮忙找的地点较远,上班生活都不如这附近方便。
至于后头的人会不满赌气不走,在蚊子这儿是不存在的,文的不行她还有武的。
丁果姐让她先礼后兵,礼她行完了,这些人要是不买账就该发兵了。
紫竹桥这边,裴渝送来了半化肥袋的榆钱,还拿了几捆鲜嫩的香椿芽。
刚好大勇这趟差返回,在首都落脚,裴渝让丁果分了些榆钱和香椿芽给大勇,给他老丈人家送过去。
大勇道过谢,拎上东西去了宋家。
那房子弄利索后他还没去看过呢,跟老丈人和丈母娘一起过去看了看。
说起修缮的事,大勇想找人好好修一修,不光屋里要打水泥,院子里也准备铺层砖,还要加个吊顶,遮挡着熏烤的乌黑的房梁,粉刷、窗户改造这些就更甭说了。
最后还准备弄个他姐家那样的面包窑。
吴芳道:“让你爸和你哥他们干就行,不用单独找人。”
让老丈人和舅哥来干活?丁大勇赶紧摇头,道:“妈,爸和大哥他们平时上班也挺累的,这些活虽然零碎,但真干起来真不轻松。咱还是请人干,我还打算加盖一间厕所和洗漱间,就跟我姐家那院子一样。您二老平时有空过来帮着盯一眼就成了,活就别干了。”
这套院子也是再过来看才注意到,居然没盖厕所。
外头倒是有公厕,但哪赶得上在家里方便?
既然要收拾,连厕所也一起盖了。
听女婿这么安排,宋成立两口子就没再说什么了,加盖房屋什么的,对他们有点超纲,确实不如专业干建筑的。
看完房子,把二老送回去,丁大勇又回了紫竹桥,跟他姐说了下自己的安排,丁果就提起上次给自家干工程的那支队伍。
蓬勃胡同那边也要修葺、整改,一事不烦二主,还是找朱师傅。
姐弟俩吃过晚饭就骑车去了朱师傅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