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庭筠带着雨微在厨房里给赵凌和孩子做酒酿糯米圆子。
门外传来小贩高亢而又幽扬的叫卖声:“心里美萝卜……又甜又脆的心里美萝卜……”
长子曦哥儿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娘,娘,我要吃心里美萝卜!”
傅庭筠笑着擦了手,回屋拿了十文钱给曦哥儿:“给你爹爹、姐姐和弟弟也买几个。”
曦哥儿“哎”了一声,高高兴兴地出了门。
呦呦伸出头来:“娘,大弟呢?”
傅庭筠回头,看见旭哥儿满脸不以为然地站在呦呦的身后:“听到有人叫卖,肯定去买东西了。”
正说着,曦哥儿抱着一堆萝卜跑了进来。
“姐姐,二弟,”他喜滋滋地道,“有萝卜吃。”
旭哥儿“嗤”了一声。
呦呦很恼火,瞪了旭哥儿一眼,上前帮曦哥儿接了萝卜:“你怎么买了这么多?”
“不多,不多。”曦哥儿不知道没有注意到姐姐和弟弟的异样,还根本就没有感觉到,喜笑颜开地道,“家里这么多人,一个最多半根。”
旭哥儿道:“我不吃。我的那半根就让给你了。”
话音未落,赵凌抱着晗哥儿从游廊走了过来:“咦!怎么曦哥儿不见了,你们都跟着跑了。”
旭哥儿闭着嘴巴不说话。
呦呦望着曦哥儿。
曦哥儿却依旧笑容满面,拿了根嫩嫩的水萝卜递给赵凌:“爹,吃萝卜!”
赵凌笑着接了萝卜。
晗哥儿就抱着父亲的脖子摇来摇去:“爹爹,我不吃萝卜,我要秋千,我要秋千。”
傅庭筠望着丈夫和儿女,只觉得春日的阳光这样的明媚,岁月安稳又宁静,不由得嘴角微翘,露出个明丽的笑容。
※
文写到这里基本上就结束了。
番外
吴氏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还会到京都来。她撩开马车帘子,透过那道缝朝外瞅。迎风舞动的幌子,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落的叫卖声,喧哗、嘈杂、纷乱,却透着繁华盛世的热闹,让人忍不住在啧啧赞叹之余四处张望。
赶车的丈夫却突然勒住了骡子,叫住一个卖吹饼的,“来两个吹饼!”
“好嘞!”卖吹饼的高声应和着,“两文钱,您拿好了!”
丈夫小心翼翼地从腰间的缠布里拿出钱袋子,给了卖吹饼的两文钱,然后仔细地将钱袋子又塞进了腰间的缠布中,这才接过吹饼,转身递给吴氏,“饿了吧?还是寅时喝了碗稀饭。刚才进城的时候我已经打听过了,工部的营缮清吏司在九儿胡同,进了城门往东,离这里还有一个时辰的路程。到了营缮清吏司,我还要交堪合,恐怕又得一、两个时辰……两个吹饼,你先垫垫肚子,等我办完了事,到了客栈,再给你弄点热汤喝。”
吴氏望着丈夫的目光中充满了柔情,她没有拒绝,接过吹饼,优雅地小口进食。
丈夫凝视着吴氏,傻傻地笑着,表情中透着骄傲和怜爱,片刻后才跳上车辕,驾车往九儿胡同去。
丈夫是浙江有名的木匠,这次为皇上修缮乾清宫,工部广招天下能工巧匠,丈夫也在名单之中。丈夫知道她曾在京都住过,却从来不曾逛过京都的大街小巷,就留了心,舍了官府免费的舟车,带了她,提前一个月赶到京都。
丈夫心疼她还是大清晨喝了碗稀饭,她又何尝不心疼和她一样,也是大清晨喝了碗稀饭的丈夫!
可丈夫的脾气吴氏也是知道的,没孩子之前,有什么好东西都会先给她吃,待有了孩子,就是她和孩子们分着吃,他从来都是吃他们剩下的。
吴氏想到这些,眼眶有些湿润。
她撩了车帘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