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1 / 2)

费氏好像知道他的心思似的,温声道:“夫人是为了大爷好,大奶奶也是为了大爷好。说到底,夫人和大奶奶都是一样的心思。既然如此,又有什么话说不到一起的。大爷也该试着放手,让大奶奶学着和夫人好好相处才是。”

真的能放手吗?

俞敬修很是犹豫。

费氏却道:“大爷若是不信,不如让大奶奶当着夫人的面劝你到吴姨娘那里去坐坐,我想,夫人听了肯定会很高兴的。至于你去还是不去,只要您拿定了主意,我想夫人肯定不会责怪您的。”说着,她笑盈盈地站了起来,温声道:“大爷,时候不早了,想必大奶奶正待着你用晚膳呢!妾身说的这些话虽然是片面之词,可妾身却是冷眼旁观的人,大爷不妨回去和大奶奶商量商量,也许妾身的这法子有用呢!”

俞敬修想试试。

这几年,他夹在母亲和范氏的中间,只觉得气苦难当,却又没个说话的地方,以至于他的心思不能全都放在仕途上。

他理了理思路,回去就和范氏商量这事。

范氏知道这是丈夫想帮着她修复婆婆和自己的关系,又想着丈夫不喜欢吴姨娘,就真的和吴姨娘怎样了,吴姨娘小产伤了身子,也未必就能怀上,乍听时还有些别扭,想着想着也就释怀了,和俞敬修低语了一阵子,抱着珍姐儿去了俞夫人那里。

谁知刚坐下来,俞夫人就提起了抬费氏为姨娘的事。

如果是往日,俞敬修肯定会一口拒绝,这一次,他却朝着范氏使了个眼色。

范氏也知道,婆婆是下了决心,加之刚才和丈夫商量过这些事,就笑着应了,还问让墨篆去拿了黄历来,放低了姿态问俞夫人:“您看,哪个日子好?”

第二百六十六章 体贴

俞夫人见儿子一反常态,没有在自己和范氏说话的时候跳出来,还以为是自己的一番话打动了俞敬修,想着儿子虽然把儿媳妇宠得没边没际了,可大事面前却并不糊涂,顿时大为欣慰,神色舒缓了不少:“这是你们的事,你们自己拿主意吧!不过,也不能总这样拖着,马上要送中秋节的节礼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件事告诉你大伯母,让你大伯母也高兴高兴!”

言下之意是在送中秋节礼之前要把这件事办妥。

京都通常会在八月初一往南京送节礼。

现在已是七月二十六。

范氏听着,不由咬了咬唇,但想着刚才俞敬修的叮嘱,还是笑着应了声“是”,随意翻了翻黄历,把俞敬修纳妾的日子定在了七月二十八日。

俞夫人微微点头,神情比刚才更为和煦,还把珍姐儿抱过去逗了两句。

俞敬修不由松了口气,随后心里升起股异样的感觉。

还真让那个费氏说中了,只要自己不掺合这些事,母亲对范氏就会和蔼很多。

回到自己的院子里,他不由朝着费氏住的后罩房看了一眼正屋把后罩房挡入严严实实的,他只什么也没有看见,可不知道为什么,他脑海里却浮现出费氏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做着针线活的身影。

念头一闪而过,俞敬修却是一愣。

自己这是怎么了?

竟然想起这些来。

他摇了摇头,好像要把刚才浮现在脑海里的画面抛到脑后似的,匆步进了正屋。

到了二十八日那天,俞家只在外院摆了两桌席面,请了俞敬修在京都相处的几个同科、同僚过来热闹了一番,而费氏则由范氏的乳娘领着,恭恭敬敬地给范氏磕了头,敬了主母茶。

范氏看着相貌很是平常的费氏,很是满意。赏了她一套银头面,说了些“要好生服侍大爷,为俞家开枝散叶”之话的话,然后就打发费氏回了屋,并没有让她和立在一旁的吴姨娘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