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1 / 2)

傅庭筠说起阿森的事来:“王夫人觉得七月二十六日个好日子,问我们的意思。”

“那就七月二十六好了。”赵凌道,“既然托了王夫人看日子,就不要求再节外生枝了。婚事就照着王家的意思办好了。王夫人和王大人难道还会对自家闺女有外心不成?”

“那到也是。”傅庭筠笑道,“听说鞑子二十二进京,人家不是怕耽搁你的事吗?”

“我只负责庆典的事,”赵凌笑道,“等到了二十二那天,皇上、阁老、尚书一大堆,只怕连我站的地方都没有……到时候正好把阿森的事办了。”

傅庭筠给王家回了信,王家送来了入赘书。

按风俗,入赘书要写双方的责任义务,包括怎样詹养老人,怎样送终祭祀,家里的产业怎样分配等等。

或许是因为满意阿森这个女婿,或许是感念傅庭筠在这桩婚事处处以王家为先,王家送来和入赘书里除了写明阿森不改姓和若有三子个儿子,幼子跟父姓之外,还加了一条,若是只有两个儿子,三代之后,二房归宗。

傅庭筠不由感慨:“王夫人的性情真是耿直!”

陈石氏也有些唏嘘:“我虽不常给人做媒,却常给人做全福人。

到了成亲的日子扯皮的不少,像你们这样有商有量,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却是少。”

“要不我怎么就想和王家结亲家呢?”傅庭筠笑道,“王大人夫妻的品行我一向很是尊重。”

陈石氏笑着颔首,两人花了一天的时间把小定的事商量妥了。

到了二十六那天一大早,金元宝和杨玉成做为阿森的义兄去了王家下定。

陌毅也回了京,和秦飞羽等在人外院说话,陌夫人等则和傅庭筠在内院说话。

吴夫人亲自送了恭贺过来。

傅庭筠对她心生诫备,笑盈盈地待客,就是不给`她和自己单独说话的机会。

吴夫人失望而去。

傅庭筠不由松了口气。

可没想到第二天吴夫人再次登门拜访。

傅庭筠只好硬着头皮接待了她。

吴夫人给她带了些上好的西湖龙井来。

“你尝尝,味道怎样?”

傅庭筠见东西并不贵重也说不上稀罕,吴夫人又是眼巴巴地望着她,虽然知道这其中可能有些蹊跷,心里却并不畏惧,笑着让雨微去泡了壶茶进来。

“怎么?”待傅庭筠尝过,吴夫人笑道,“味道还不错吧?”

汤色清亮,味道甘甜。

“还可以!”傅庭筠事实求是的道。

吴夫人听着就笑了起来,道:“实际上,这不是我送给您的。是有人托我送给您的。”

来了!

傅庭筠暗道,却不动声然,微讶地望着吴夫人。

吴夫人就朝着傅庭筠这边挪了挪,低声道:“赵太太,赵大人有没有跟您提起来淞江赵氏?”

她竟然是为了赵家做说客的。

傅庭筠这下子难掩惊愕之色。

吴夫人一看心里就明白过来。

赵凌恐怕什么都跟傅氏说了。

她说起话来也就没什么顾忌了:“……原来的赵家六太爷已经年老糊涂,不管事了。如今赵家当家的是赵家六太爷的侄儿赵家八老爷。八老爷说,当年的事全是六太爷整出来的后来六太爷不管事了,大家这才发现是场误会。赵家的都觉得对不起赵大人。

也派了人去找。只是事隔多年,他们没想到赵大人去了西北,一直没有赵大人的消息,还以为赵大人已经不在了,就在赵老爷和赵老太太坟边给赵大人立了个衣冠冢。

“若不是前些日子赵家有银子要走大通号的银楼,赵八爷还不知道赵大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