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乐得点头,“是啊,你们不知道,他那样子,别提多好笑。”

萧帝想起之前一桩好笑的事,“去年元宵,你患了病,朕便传召让商淮回京,他在宫中住了些日子,被贤妃娘家侄女瞧上了,把他吓得,当晚就跟朕请旨要回去。”

当初,皇后病中思念商淮,萧帝为了宽慰皇后,便把人喊回来了。

贤妃娘家的侄女进宫来请安,便对商淮一见钟情。

后来制造了好几次偶遇,把商淮吓得不轻。

萧帝感慨道:“那样一个毛头小子,竟然也有喜欢的姑娘了?”

“是啊,让臣妾也开心许久呢,算是双喜临门了。”

萧帝扫了一眼萧承辞:“我们家的,还是差点,商淮都有目标了呢。”

“不差不差。”皇后笑道:“过几日,我举办个赏花宴,到时候,我要给阿辞好好挑一挑。”

萧帝崇尚节俭,登基后,就选过了一次秀,便停了。

大臣一开始还会说两句,但萧帝就一句,大臣如此关心朕的后宫,不如选秀的银子,从爱卿俸禄中扣?

就这一句话,再也没有大臣敢多嘴了。

如今要给萧承辞挑选太子妃,那就只能找个由头了。

“多挑两个,把侧妃,良娣都给安排上。”

萧承辞对此没什么意见,“母后,不知表弟心悦的女子是哪家的?”

萧承辞也有些好奇,他那个武夫表弟,竟然也有喜欢的女子了?

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家的女子,能让表弟起了心思?

萧帝也好奇,“是啊,哪家姑娘?朕给他赐婚。”

皇后笑着摇头,“他暂时不让我说呢,等他与家里商议好了,臣妾会求皇上赐他一份荣宠的。”

“这是应该的。”

当初萧帝登基,武官里,是镇北大将军鼎力支持。

这些年,镇北大将军一家都待在贫瘠的北方,为国家守着边线。

每年到了镇北夫人的忌日,皇后都要为此,礼佛三日。

萧帝也明白,皇后也在愧疚这个妹妹。

皇后又把话题聊回亲儿子身上,“阿辞,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母后给你看着安排。”

萧承辞一板一眼答道:“母后看着选就好。”

皇后有些不乐意,“让你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好看的,还是文静的?还是活泼一点的?要会点什么?”

萧承辞的太子妃,皇后还是希望,能挑中儿子喜欢的。

就算不喜欢,也不要讨厌,避免婚后闹得不愉快,那她不就成罪人了。

“你就随便说,母后一定尽力满足你。”

“只要母后满意,儿臣就没问题。”萧承辞对未来的妻子,真没幻想过。

母后给他挑选的,不管任何方面,一定都是最出色的。

所以萧承辞也无需担心与挂怀。

皇后叹了口气,“看来,你连阿淮都不如了。”

萧帝听罢,乐呵地笑出声来。

“就商淮那小子,他要是没个喜欢的,你也不敢给他安排啊。”

皇后点头,“皇上所言甚是,我要是强行安排了,那小子,估计一辈子不回京城了。”

萧承辞拿着筷子,给母后夹了菜,“此番表弟有了心悦之人,母后也能放宽心了。”

皇后感慨:“是啊,我这心底,总算是舒服了些。”

萧承辞知道,商淮一直是母后心中一块心病。

母后一直想对商淮好,却没什么机会。

商淮常年待在北方,几年不见得回来一次。

回来也不乐意往宫里跑,商淮越是这样,皇后就越是惦记。